【培訓對象】企業總裁、董事長、總經理、決策者、人力資源總監、財務總監及薪資福利經理、投資經理、中高層管理人員、HR管理從業人員。
【課程背景】
尊敬的企業家,您是否正被以下問題所困擾:
為什么同是家族企業的微軟、沃爾瑪、豐田成為“巨無霸”,而我們的眾多企業卻總是難以做大?! 為什么您的企業人才流失嚴重,“另立山頭”現象屢次發生?! 為什么企業在做大的過程中問題層出不窮,老板累得心力交瘁?! 為什么親自管理的部門效力高,下屬經營的部門總是管不好?! 為什么相當多的員工干活總是出工不出力?! 為什么有的企業上下同心,有的企業卻人心渙散? 為什么有的企業順風順水,有的企業卻危機四伏? 為什么有的企業花重金培養員工,卻成了競爭對手培養人才的黃埔軍校? 為什么有些企業老總天天喝茶釣魚,員工卻仍在自覺有序工作? 為什么公司下達任務時員工總是討價還價? 為什么公司引進的新人總被“老油條”同化? 有沒有一種機制可以讓員工自愿加班,無怨無悔? ·有沒有一種機制可以用資本市場的錢激勵自己的員工? ·有沒有一種機制可以用未來的錢激勵現在的員工? ·有沒有一種機制可以用員工自己的錢激勵員工? …… · 給了股權之后,員工躺在股份上怎么辦? · 您愿意將苦心經營的成果拱手相讓? · 您愿意讓自己的家務事牽連企業命運? · 怎么樣避免經理人內外勾結、謀朝篡位? · 給了股權之后,員工會不會來找我“分桌子分椅子”? …… 當今企業家必備素質——股權的靈活掌控與巧妙運用 ·如何讓年輕員工有歸屬感? ·如何讓老員工傳邦接代? ·如何平衡新老員工,解決企業元老退出難題? ·如何讓核心員工與企業同心同德? ·如何讓公司高管與你不離不去? ·如何合理設計股權激勵方案? ·如何能讓激勵達到長期有效? ·如何優化企業股權? ·如何讓員工自覺自發工作,營造積極主動的企業氛圍? ·如何激發員工潛能,將內部人力資本價值發揮到極致? ·如何凝聚核心團隊,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如何穩定企業高管與關鍵人才,實現利益共享與風險共擔? ·如何吸引并順利引進外部優秀人才,增強團隊實力? ·如何在股權被稀釋的同時保持控制權和經營權的統一? ·如何既保持企業股權激勵的功能發揮,又能將其操作與法律風險控制到一個防火墻內? 目前,中國90%的企業家已經知道股權激勵可以同時解決以上所有問題,但在企業中實施股權激勵的企業家不到20%,因為99%的企業家都存在一個最大的顧慮和擔憂——企業的控制權! 無論是炒的沸沸揚揚的黃光裕與陳曉的國美之爭,還是土豆網創始人婚變導致上市夢破滅,都是企業家們真真切切的前車之鑒!哪個企業家愿意將苦心經營的成果白白拱手相讓?哪個企業家愿意讓自己的家務事牽連企業命運?哪個企業家不希望把企業做成第二個“長江實業”或“復星集團”,卻依然牢牢掌握控制權?哪個企業家不希望基業長青,世代延續企業的生命?…… 中國企業“股權激勵”領域的實戰權威專家何志聰先生傳授讓股權“收放自如”的秘訣!指導、輔導企業建立最適合自身企業的股權激勵方案! ·為您的企業打造“金手銬”,有效留住核心人才,增強企業凝聚力; ·為您的企業打造“金鑰匙”,徹底激發員工潛能,加速企業實現目標,發展壯大; ·為您的企業打造“金色降落傘”,圓滿解決元老退出各大難題。
【課程大綱】
◆模塊一:理論篇
“以人為本”的公司治理
股權激勵本質:投資股與激勵股
人力資源的管理工具
股權激勵失敗案例及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激勵過度與激勵不足 員工成為真正的股東 業績下滑員工收入上漲 激勵一部分人打擊了另外一大部分人
行業、發展階段、人才特征、薪酬體系下的激勵模式構建
競爭性行業與傳統制造業激勵方式的區別 現金或者股權,企業不同發展階段,方式不一 可替代性員工 與薪酬體系的匹配,選擇激勵方式
◆模塊二:實務篇:股權激勵操作
1、榮正模型(Realize Model) 短期激勵:月度 中期激勵:年度 長期激勵:三~五年以上
股權激勵與一般薪酬收入的區別及關系
2、基本原則 內部公平性 外部競爭性 結構完整性 考核科學性
股權激勵的本質是人力資源的落地工具
3、“股權”之“權”內涵 基本權益: 占有權 收益權 衍生權益: 管理權 處置權
最核心的權限是什么,避免掉入法律陷阱
4、具體方式 實股 虛擬股份(分紅權、虛擬股票、增值權) 期權(認股權) 獎勵基金(延期支付、周期計量、兌現方式) 福利性——>激勵性——>控制權轉移
不同激勵方式的選用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5、股權激勵的作用 基本作用: 改善公司治理,長期激勵機制,減少代理成本,調節收入分配…… 衍生作用 提高外部投資者信心 促進新老交替 保護企業家
◆模塊三:股權激勵操作方法篇 1、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四個要素 ■人:“重在人力資本投資” 對"崗"還是對"人"? 從精英到員工,多大范圍股權激勵才合適? 工作性質與股權激勵:高管,核心技術人員,還是營銷骨干? 股權激勵留人的核心在哪里? ■價:“人力資本可計量” 如何給企業合理估值定價? 如何給人員合理估值定價? 技術管理要素如何合理入股? 如何合理設計激勵杠桿? 思考1:內部市場價格VS 外部評估價格? 思考2:市盈率 ■量:“過猶不及,與時俱進” 你的蛋糕有多大? 從1%到10% 六十年后看你的企業 思考:如何合理分配股份,期權額度和數量?既不缺乏激勵力度,又避免過度激勵,稀釋股權。股權激勵的相對數論 ■時:“嵌套與循環” 生命周期vs行業特點 股權激勵的長周期與短周期 延期支付與股權激勵
2、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兩個來源 股份來源問題 資金來源問題 思考:股權激勵綁架股東說
3、退出機制 回到原點 老有所養 離職成本
4、持股載體 自然人與持股公司:約束性的極致 思考:公司上市最可能破壞激勵體系
5、財務與稅收 財務公開的處理方式 企業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
6、股權激勵的雙重特征 人力資源的激勵與約束——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創新 產權多元化和建立有效均衡的公司治理結構——企業外部產權創新
7、實施股權激勵的原則 度身定制 多層次 公正、中立 戰略性與全面性 企業戰略角度 人力資源角度 財務角度 法律政策角度
◆模塊四:股權激勵實踐及案例篇
1、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創業型股權激勵、競爭性行業股權激勵、傳統行業股權激勵等 2、擬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法律、財務要求 3、A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