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公司的營運體制——經營策略 是針對連鎖體系的經營策略,通過內外因素相互組合運用。 (1)外在因素可包括顧客策略(顧客層的掌握,市場區隔化的展開,固定顧客層的培養,消費需求 的探討)及競爭狀況(市場情報的充分把握、同行業的深入分析、市場機會點的掌握、市場問題點的突破等項)。 (2)內在因素可包括行銷策略(商品戰略、價格戰略、銷售渠道戰略)及管理制度(人事、財務、行政、營業)。 1.連鎖發展計劃 首先要確立型態的選擇及短、中、長期計劃的擬定,連鎖化經營有示范店的必要性,借以了解市場需求狀況,發現其優點與缺點,諸如商店的店面設計、裝潢設施、賣場氣氛、商品計劃及服務結構、顧客交易情形、作業程序、帳務處理方法及存貨控制方式、人員的訓練內容及現場操作要領,突發狀況的處理等。 唯有通過示范店的實驗,才能正確擬訂政策。 2.綜合形象的運用 (1)CI的形象塑造 具體的實施CI體制,必須深入到顧客形象的建立,廣告媒體的運用,從業人員的士氣提升,乃至關系企業的形象強化。 (2)CI提高的要領 必須針對商品層面、店鋪表現層面、賣場構成層面、基本服務層面、銷售層面、推廣層面、顧客層面等諸多角度,借以塑造商店形象。 連鎖經營必須具備的要素 ①統一的招牌。 1 統一的廣告。 2 統一的采購。 3 統一的教育。 ⑤統一的裝潢。 4 統一的制造。 5 統一的價格。 ⑧統一的品質。 3.管理制度的展開 連鎖店管理的情報體系。 有關信息包括以下: 1 財務管理。 2 存量管理。 3 季節庫存管理。 4 采購管理。 5 銷售記錄。 6 營業分析。 7 帳務管理。 8 顧客管理。 9 歷史資料管理。 10 作業系統表。 ⑾其他有關信息。 (二)連鎖發展條件的確立 1.健全的總部執行事項 1 開店指導、設備購買協助、人員協助。 2 經營管理技術的訓練及指導。 3 聯合推廣宣傳的策劃。 4 商品運輸配送中心。 5 資金融通的協助。 6 企業形象、知名度的提供與促進。 7 專業銷售上的輔導及協助。 8 存貨的調度。 ⑨商圖限制的合理掌握。 2.人力的教育與培養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