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杰克.萊利(Jack.M. Reilly) 當代汽車營銷業之父 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教授 美國知名汽車營銷專家 美國“4s”店管理資深大師 交通管理與設計有限公司 2005年至今任 交通管理與設計有限公司 高級經理人 紐約州奧爾巴尼首府交通局: 1997-2005 發展部副執行官 1979-1997 計劃發展部主任 1976-1979 高級規劃師 RRC國際有限公司(紐約萊瑟姆) 1973-1976 任高級規劃師 人物學歷 倫斯勒大學博士phd 獲獎情況 德國馬歇爾基金獎 Eno 基金會交通獎
新入行的汽車銷售顧問常常會有這樣的困惑:論車價并不比別人高,論接待自認為也不差,可客戶偏偏會選擇其它公司買車,這是什么原因?來自美國當代汽車營銷業之父Jack.M. Reilly教授,在講授中談到了幾點銷售技巧,或許可以幫助這些尷尬的業務員重新贏回自信心和客戶。
據 Jack.M. Reilly教授介紹,國外先進的汽車銷售經驗可以概括為:一項區別、一種程序和一種工具。汽車銷售顧問首先要弄明白一種區別:來電咨詢和來店參觀的接待方式是不一樣的。客戶打來電話咨詢時,最重要的是吸引他們來店參觀,因此要把本公司最獨特的一面告訴客戶,使他產生“來看一看”的愿望。和客戶通電話的時間不宜很長,避免給別人羅唆的感覺,而且應盡量少談價格,不然會讓他對你的公司失去好奇感。
接待來店參觀的客戶,便需要掌握一種程序。Jack.M. Reilly教授指出,國外常依照客戶的心理狀態來判別銷售過程。初來時是警惕區,此時他對公司尚不熟悉,對車型也不很了解,銷售顧問不應該在此時直接引導客戶進入主題、談論車型好壞和價格高低,倒是一些談家常式的話題可能會幫助雙方拉近距離。比警惕區程度稍好一點的是擔心區,此時客戶已經適應公司的展廳環境,準備開始挑選車型。這時不妨按照規定的參觀路線帶他轉轉,目的只有一個:揣摩他的心理活動。
國外對購車客戶的類型進行過區分,大致可以分為分析型、主宰型和友善型三種,同時又會分別帶有內向型和外向型的傾向。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應有不同的銷售方案。分析型和友善型客戶需要你的建議,否則他們會認為你業務不熟或態度不好,而主宰型客戶則只需要你介紹情況,反之你就有反客為主、過于羅唆之嫌。如果是一家幾口或是幾個朋友一起來看車,還必須弄明白到底誰是決策者,誰是跟隨者。
很多銷售人員都會意識到這點,事情確實如此,有時一對夫妻帶著孩子來看車,女銷售顧問對男士比較殷勤,而如果這家是女方說了算,生意當然就吹了。有的客戶請熟悉汽車的朋友一起來挑車,銷售顧問只忙著接待客戶本人,對他朋友的意見總提出反對看法,也就別指望順利成交。
如果你順利帶領客戶走出了警惕區和擔心區,那么恭喜你,接下來便是舒適區,已經存在成交的可能了。這階段的銷售要領是因人而異,主旨只有一條:讓客戶感到你時刻在為他著想。 Jack.M. Reilly 教授特別指出,針對顧客提出的種種疑問做一次次說服、引導工作,需要很強的應變能力。現在消費者對市場已經頗有了解,如果提出的一些問題你只能瞠目相對,會大大降低客戶對你的信任程度。
最后Jack.M. Reilly教授認為,銷售顧問還應該掌握一種評估工具。在海外,接待完一個客戶之后,新手都會被要求問自己6個問題:你這位客戶身上花了多少時間?客戶對這臺車的感覺如何?客戶的主要購買動機是什么?有無可比的車種?預定購車(下次拜訪)的時間?客戶沒立即下決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這6個問題涵蓋了該業務進行到現在的所有信息,一問之后,可以很明確地突出尚未成交的主要原因,便于促成銷售。合格的銷售顧問還應該有兩份表格一張圖:“客戶來電來店接待登記表”、“潛在客戶歸類分析表”和銷售流程圖,以便通盤考慮整個銷售個案。
當代汽車營銷業之父Jack.M. Reilly教授說,上海汽車銷售顧問的素質并不低,只是市場尚未發展到位,銷售經驗就必然存在相當的局限性。他借用國外同行一句格言說:沒有不景氣的市場,就怕不爭氣的銷售員。銷售員如果真正富有事業心,同時掌握了一定營銷技巧,客戶是會源源而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