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德性而道問學 致廣大而盡精微 極高明而道中庸
【學習宗旨】 智道、人道、商道,成功的非“常”之道;博引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最上智慧的經典個案,剖析商業文明中人的睿智脈絡,領會天道法則——憂勤惕厲;突破傳統,以思維締造非凡視野,以理解締造人生境界,以仁義締造貴族品格,完善人生! 縱觀古今中外,凡善為賈者,其識必廣;凡善取利者,其智亦高。商以智為本,而智以人為樞,故欲戰略領先者,必以智為之,而實以人恒為之。 北京大學等國內頂端級教授潛心研究宗教、哲學、謀略與商業文明多年的成果,為中國企業家量身定做36天精品課程,課程體系和諧而完整,導引古今中外最高智慧,剖析經典個案。
【學習目的】 相聚未名湖畔聆聽大師談古論今、縱觀天下。通過名家真傳,領略古今中外之大智慧,錘煉思維, 鍛造悟性, 提升洞察力;提高應付動態組織環境的領導能力;基于實踐,感知動態。破譯動態;構筑組織動態的“自我適應系統”,有效推進其業界的領導優勢,成就輝煌事業;完善自我認可的非凡人生!
【課程特色】 北京大學獨創史、儒、易、兵、禪、道、醫、法八大教學模塊。經史合參,圓融無礙。 以史鑒今,以儒做人,以易啟智,以兵增略,以道明德,以禪見性,以醫養生,以法御術。 訪名勝、練太極,身心合一,動靜結合,親身體悟中國古文化的深厚內蘊,修心開智。 集趣味性、知識性、系統性,會通和合而融為一體,篤求知、踐行、成智之參悟方法。 政界、商界、學 同臺共振;資源 智慧 資本 有機嫁接;實戰、實用、實效權威解惑。
【招生對象】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和其他高管人員,行政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干部。
【師資陣容】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中醫藥大學、研究院所等國學大師聯袂講授。
【證書頒發】 完成全部課程后,經核準頒發加蓋北京大學鋼印的國學課程研究生類結業證書,按北京大學學籍管理制度統一管理,建立學員檔案,成為北京大學終身校友。
【智慧投資】學費58000元/人(含學費、講義、證書費用等)。
【學習方式】共16個月,每個月集中學習2-3天。
【時間地點】2011年2月26-27日 北京大學(滾動開課,歡迎隨時報名咨詢)
【學習要求】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教學模式】 采取講授與討論有機結合,雙向與多向互動溝通;專題論壇、課題研討,主題沙龍,參觀考察等并舉使學員得以積極思考,獲取更多收益。 問學——明師傳道,轉知識為智慧,化腐朽為神奇,變煩惱為菩提,超越傳統,關懷現世 游學——貫古通今,于歷史鉤沉中觸摸文化,在風物鑒賞間怡養身心,原天地之美達萬物之理 體學——身體力行,觀照自我,體會“三歲孩童知道的,八十老翁做不到”之理 同門企業互訪——分享企業管理經驗,把脈企業管理問題,探討企業發展思路。
【學習模式】 溫故知新 除個別模塊外,課程將提供表達個人思想和企業的平臺,項目方教務組將引導學員進行反思和相互學習,將個人的偏見和盲點充分暴露出來。 對學員的要求:必須坦誠布公、樂于分享、聞過則喜
學而時習 每天學習結束時,要求學員運用學習日志,回顧當天學習到的, 思考過的,有重要心得的要點,努力將書本上的概念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 對學員的要求:必須認真聽課,勤于思考
以人為鏡 學員自由組成兩人小組,到彼此工作崗位上去作為期兩天的訪問。客人與主人在討論的基礎上,把訪問經歷寫成報告。主人看了這份報告以后,自己寫一份報告作為回應。 對學員的要求:必須虛心向學、從善如流、見賢思齊
知行合一 在第六個模塊結束前,完成一篇反思論文。把各個模塊的內容與公司的實際相聯系。其核心是面向行動,讓課堂上的,書本上的知識真正在實踐中發揮作用。 對學員的要求:必須銳意創新,勇于嘗試、日日新生
【總裁同學會】 加入北京大學總裁同學會,“呦呦鹿鳴,求其友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得天下英才而遇之”。課堂之內,道乃天下之公道,無有彼此;同享智慧之大餐,無有旁盡。課堂之外,寧靜致遠,火中栽蓮,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同學會是個孵化器,能將小我變成大我,能將腐朽化為神奇,能將愚癡化為智慧。聯合一切志同道合的朋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北大精彩講座】 琴-古琴欣賞:琴、棋、書、畫,古琴為首。古琴文化是中國士大夫文化的代表。 拳-太極拳:太極拳包含了傳統哲學、周易的陰陽五行、孫子兵法、黃帝內經在內,有快有慢,剛柔相濟,堪稱國學的精華。 書-書法藝術:書法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表現形式,為歷代文人雅士所推崇。針織 茶-禪茶:行禪茶一味。禪茶本一味。在禪修中茗茶,于茗茶時修禪。浮躁的心氣,隨著茶香自然寧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有得。
【課程安排】
第一篇章:史學 |
主題:《知人用人寶典——人物志》
授課大綱:本課程結合古代與現代案例,全面系統地介紹該書的人才思想,幫助學員提高自身素質,知人善任,組建高效團隊。 |
主題:《剛柔并濟——宋太祖》
授課大綱:對于當前正致力于企業成長,追求把事業做大、做強、做久,進而思考事業后繼等大政方針的企業家而言,品味宋太祖的經驗教訓,可以獲得有益的借鑒和深刻啟示。 |
主題:《治世明君——唐太宗治國之道》
授課大綱:唐太宗李世民號稱千古一帝,毛澤東等偉人均有激賞。本課程通過講解唐太宗所處的時代、成長環境、歷史機遇與功過,展現這位盛世明君的治國方略和用人技巧,并從中總結出值得當今企業家和管理者借鑒的的領導方法與藝術。 |
主題:《曾國藩管理方略》
授課大綱:本課程旨在學習曾國藩揣摩人性、收服人心、知人識人、周旋應對、廣結關系、防范奸詐的謀人之法,以及厚積薄發、借力成事、造勢做局、把握時機、危機自救的謀事之道,為企業人事管理、權力運作等汲取智慧源泉。 |
第二篇章:儒學 |
主題:儒家的修身與治世之道
―《四書》之《大學》精讀
授課大綱:《大學》——“四書”之首,堪稱中國歷史上最系統的政治哲學、大人之學。 |
主題:《四書》之《論語》精讀
授課大綱:《論語》作為儒家創始人孔子言論集和代表性經典,有"東方圣經"之稱,在塑建、構造華夏民族的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思想及言論活動中起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
主題:《四書》之《孟子》精讀
授課大綱:"亞圣"孟軻言行,作為儒家典籍,其心性論進一步確立儒家地位,以"仁義"思想為核心,對性善與惡、功與利及天、性及浩然之氣有著深刻認識。從孟子恢弘浩闊之氣、縱橫雄辯之辭中,體悟和傳承存心養性的思想,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內心與人生。 |
主題:《四書》之《中庸》精讀
授課大綱:《中庸》——中庸之道是維系和諧人際關系與團隊建設的重要學問,是作為領導干部的一項基本功。作為儒家經典的組成部分闡述人性修養有關哲理的廣博學問。中庸之道,可開啟治天下之門也。 |
第三篇章:易學 |
主題:《周易》精讀
授課大綱:《易經》首先作為占卜之書,中國文化中的巫術基因,逐步發展成為中國哲學理論基礎。子曰:“潔靜精微,《易》教也。”精讀《周易》,重在領悟它的思維方式,學習"天人合一"、"天地人三才之道"、"生生之謂易"、"變動不居"的思想與內涵,掌握周易智慧中萬物蘊涵的道。 |
主題:《周易》風水與建筑環境
授課大綱:
風水學是一種傳統文化現象,一種有關環境與人互動的學問。從現代科學理論來看,風水學是地球物理學、環境景觀學、生態建筑學、宇宙星體學、地球磁場方位學、美學、氣象學和人體信息學合一的綜合性科學。 |
第四篇章:兵學 |
主題:孫子兵法與統帥之道
授課大綱:孫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戰略理論家,《孫子兵法》則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戰略經典著作。作為一本競爭著作,《孫子兵法》受到古今中外戰略大師的一致推崇,并在企業競爭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課程價值:
商場如戰場,都存在著眾多的不確定因素,時勢變化多端,機遇和挑戰復雜多變。成功的領導者必須像優秀的將軍一樣,掌握卓越的取勝之道,帶領企業競爭決勝。本課程以孫子兵法為中心,結合商戰案例的講解、學習,以商場作戰場,提升企業家的實戰能力,真正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
第五篇章:禪學 |
主題:《佛法的智慧》
授課大綱:博大精深、圓融的佛法思想,開導了我們的思維方式,拓展了我們的思維空間;獨特的修習方法與修習理論,開發我們的生理潛能和心理潛能;給我們提供了行為的規范和指南。 |
主題:禪宗智慧與心靈修煉
授課大綱:禪修是訓練心靈最直接、最實用、最簡單的方法之一。禪是智慧的、安定的、清凈的。通過對禪的修煉,使人的心態升華到萬物歸零,以靜制動,從容處理企業的發展。 |
第六篇章:道學 |
主題:《道德經》精讀
授課大綱:《道德經》作為中國文化中對萬物關系的精準把握,其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增加了該書的神秘性;其來源于生活萬物,讓人常讀常新,實現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融合。逐字揣摩,領悟何為道、德、無為、虛靜、柔弱、有無,更可領會老子的處世之方、對事物的觀察之法、對欲及知的態度和理想人格。 |
主題:莊子哲學思想 《莊子》內七篇精讀
授課大綱:莊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的內七篇就是《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莊子承襲了孔孟的智慧,老子的無為,以心靈為爐,熔鑄整個世界、人生和歷史,揭示了一種超越感覺的道,倡導人們追求一種超越人生困境和擺脫世俗偏見的精神境界。 |
第七篇章:養生 |
主題:中醫文化的哲學智慧
授課大綱: “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
中醫的本質,第一是“人”,第二是“生”。我們智慧的先民推崇“贊天地之化育”,追求“天人合德”的境界。 |
主題:《黃帝內經》與養生智慧
授課大綱:《黃帝內經》是國學瑰寶,是我國最早、地位最高的中醫巨著,其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它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是養生,是文化,更是生命哲學。 |
第八篇章:法家 |
主題:法家智慧與現代管理
授課大綱:《韓非子》是戰國末期韓國法家集大成者韓非的著作。《韓非子》一書,重點宣揚了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為秦統一六國提供了理論武器,同時,也為以后的封建制度提供了理論根據。 |
課程價值:傳統法家管理文化對現代管理具有很高的指導作用。韓非子的“法”思想為我們提供企業制度建設之道;“術”思想,為我們提供了制度執行之道;“勢”思想,對我們形成卓越的領導風格提供了借鑒。通過精講韓非子等法家名著,把握法家強調制度、權威與技巧的法、勢、術的管理思想,以強化組織的統御與控制能力,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
【顧問與師資】(部分顧問及師資根據具體情況與學員需求予以適度調整)
王天有: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歷史學家。 |
張 辛: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書畫協會會長。 |
李中華:北京大學中國哲學暨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書院導師、副院長、哲學系博士生導師。 |
王 博:北京大學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道家的研究。 |
李 曉: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職教授、天津商學院兼職教授。 |
王曉毅: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
楊立華: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哲學博士,曾任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漢學系和圖賓根大學漢學系客座教授。 |
湛如法師: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化系教授,歷史學博士、印度古代語言博士后,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 |
宮玉振: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專家、博士,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戰略與管理思想研究。 |
方爾加:哲學博士,教授。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現為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
于曉非:印度宗教研究專家,師從印度學大師徐梵澂先生和金克木先生,北京大學禪學社首任名譽社長。 |
馬 駿: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CCTV百家講壇主講老師。 |
陳樹文:經濟學博士,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安德義:儒學研究專家,中國國學院副院長。 |
韓元茗:易學名家,中國國學院教授,南京大學國學研究所研究員。 |
趙士林: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全國美學會理事。 |
王成亞:現任中國道家養生協會會長,中國保健協會副會長,北京市道教協會理事。 |
劉力紅:廣西首位中醫博士,現任廣西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教師,經典中醫臨床研究所首席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