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17日,喬諾第35期倍增戰略研討會成功召開,專家老師用近20年實操經驗總結,引經據典,化繁為簡,用通俗的語言闡述了最深奧的管理哲學,帶領奮本家居、金百臨、理想汽車、通威食品、正昌集團5家企業的董事長、總裁、研發總監、營銷總監等核心高管一同領略頭部企業逆勢高增長的管理機制創新。
接下來,我們一起回顧其中的精髓,或許可以幫助您找到企業翻倍增長的秘訣。
企業家和高管要有王者之氣
企業都想翻倍增長,但戰略增長的機會和路徑如何找尋?圍繞這一核心問題,專家老師分享了以下精彩觀點:
戰略核心思想:眼界決定境界+定位決定地位+思路決定出路
1. 眼界——決定境界
我們企業家、高管怎么才能更好地打開自己的眼界?任正非有一句話: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也即是用一杯咖啡,和世界頂級人才交流,這才是打開見識的途徑。就是我們要有全球視野,要和全球頂尖的企業家做朋友。
2. 定位——決定地位
不追求做第一的企業,在未來是有風險的,甚至有可能未戰先輸。
絕大多數企業都輸在了定位上,一開始就注定無法成為偉大企業。中國有句古話: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
企業家和高管要有王者之氣,不管多么困難,搞定;不管對手是誰,干掉。
3. 思路——決定出路
其實,高手與高手之間的差別,就是眼界、定位和思路的區別,也是思維模式的區別。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非常大的。絕大部分人,可能99%的人,都是固定型思維模式。很多人在成長到一定時期會思維定型,你的思維固定了,但世界是不固定的,在一路狂奔向前。當世界發生變化時,很多人或者企業會跟不上世界,出現掉隊的現象。
我們要把固定型思維模式升級為成長型思維模式,讓我們的思維跟隨這個世界不斷地升級,不斷地成長,讀懂世界的變化,緊跟時代步伐,才會不被時代洪流淹沒。
2年寫100個案例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
如果企業還有經營和管理困惑,只能說明一個問題:研究的案例不夠多,因為企業經營和管理中遇到的幾乎所有問題,別的企業都遇到過,有成功解決過的,也有做失敗的。如果我們花足夠多的時間去研究業界的經典案例,就可以知道什么是正確的做法,什么是失敗的做法,從而讓我們少走彎路,少踩坑。
除了研究業界的案例之外,我們還要認真寫自己的案例。在過去10年、20年的管理生涯中,我們遇到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決策,我們是怎么決策的,依據什么原則決策的,最后的決策結果怎么樣,我們從一次次的決策中獲得了哪些啟示,后面做得是不是會更好……研究自己的案例和研究業界的經典案例一樣重要,而且時間更短。
所以,如果我們要想有所成長,有兩個方法:第一,研究別人的案例,從別人的成功和失敗中獲得啟示;第二,總結自己的案例。做好了這兩點,我們的企業就會比別的企業成長得更快。
讓戰略有靈魂:愿景、使命、價值觀是戰略指南針
千億企業可持續的成功,是價值觀保駕護航下,愿景、使命和戰略驅動的勝利!
其實,世界上的企業都有通用的一條價值觀:以客戶為中心,成就客戶。但很多企業并不是這樣做的。
心理學上無數實踐證明,古今中外,人基本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這是千年不變的人性。所以,由人構成的企業和組織,很難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
組織行為學也告訴我們,所有的組織、企業在自然狀態下都有越來越偏離以客戶為中心的趨勢,直到客戶拋棄你為止,這是正常的演化規律。
而管理是理解人性基礎之上的反人性,價值觀≈人性阻尼器,可以持續幫助組織糾偏。順人性,結惡果。逆人性,結善果。
其實,愿景和使命也是我們的方向,沒有愿景和使命,我們定不出來戰略。
愿景和使命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聚焦我到底要干什么,我這家企業存在的價值是什么?企業要聚焦,能只做一件事情,就不要做兩件。因為一個第一名,好過十個第二名。比如蘋果公司只做一件事,就是手機;華為的業務基本圍繞通信核心技術。
第二,愿景和使命是有激勵的作用。如玄奘西天取經,雖過程艱苦卓絕,但內心滾燙,真正有愿景,有使命,他會把愿景和使命放到心中,形成這一團澆不滅的火,而這團火支撐他最終取得真經。企業同樣如此,要心中有愿景,有這樣的一團火把你的內心燒得滾燙的,去對抗一切的挫折,激勵前行。
悲觀者正確,樂觀者成功
當然,除了以上經典觀點之外,我們還收錄了專家老師的10大金句,為企業點明戰略管理上的發展路徑:
·“高手在一線,智慧在民間。”戰略怎么做?先從下往上,再從上往下,這個次序不能錯。
·觀者正確,樂觀者成功,能力都是逼出來的。
·管理就是分解責任和壓力,把壓力清晰、可視化地傳遞下去。
·我們對情敵的想念往往比對情人的想念還多。一手是情人,一手是情敵。對我們來說是一手是客戶,一手是對手。
·所有試圖阻礙歷史潮流的公司,都會被歷史潮流粘的粉碎,無一例外。柯達以自己破產的教訓,警示了所有企業家,擁抱下一代,擁抱未來,即使未來是不可知和不確定性的。守住過去,必死無疑。
·偉大的企業一定來自企業家的高瞻遠矚。要一手望遠鏡,一手放大鏡。不僅要全球洞察,還要洞察下一代。
·所有的差距和問題分析的本質在于:歸因于內。
·人無我有,讓客戶沒有選擇才是研發追求的境界:多思考why me,追求me too是沒價值的
·木匠眼中無廢料,醫生眼里全廢人。要做木匠,不管手上牌好牌爛,人盡其才——這就是管理者應有的水平。
·用偉大的愿景來感召,用清晰的戰略來指引,用嚴格的紀律來規范,用合理的分配來激勵,用科學的方法來訓練,最后得到的就是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軍!要用戰略引導行動,行動呼應戰略。
深入打開機會點,未來大有可為
聽完老師的精彩分享,學員們紛紛表示收獲良多,未來大有可為。
學員1:我們企業的市場策劃部已經對這個行業反復做了5到10輪的調研,調研報告也提交給董事長好多次了,但是通過這一次的戰略規劃研討之后,我覺得我們還有很多不足,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夢想很好,很宏大,雖然難度很大,但是感覺自己能做的也還有很多。
學員2:原本我們認為應該要做多品類,要研發這個行業的所有產品,但是在通過一個晚上整個團隊的研討,光是把我們其中的一個產品做穿做透就大有可為。
學員3:專家老師的方法非常好,我們通過一次實操,覺得未來的方向更加的清晰,也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需要我們更深入的打開機會點。
……
如果您還感覺意猶未盡,想更加深入了解如何找到增長機會與路徑,實現翻倍增長?8月20-21日,我們將迎來第36屆倍增戰略研討會,喬諾首席專家帶您繼續揭秘頭部企業逆勢高增長的管理機制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