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沒有降本機會了嗎?降本只是采購部門的事嗎?降本就要犧牲性能/質量/交期?也許,比競爭對手活得好一點、利潤高一點,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遠一些。
6月17-18日,喬諾舉辦的訓戰班《成本篇:超越競爭,實現綜合成本的絕對優勢》成功落幕,在老師精彩授課、現場激烈探討中,我們與天康生物、正昌集團等數家企業的核心高管團隊度過了充實的兩天一晚。
成本管理不是紙上談兵,不是口頭呼吁,在這次訓戰中,喬諾和學員們一起,不斷深入每一個業務環節,層層剖析,找到降本空間,制定明確清晰的策略,將目標變成真實的金額。
為什么產品的成本居高不下?研發和采購的博弈何時停止?
按照部門分割降本目標究竟有什么問題?如何做到端到端協同?
本文摘取了現場精彩片段,以作分享。
產品過設計?顧客真的需要一雙鞋子穿30年嗎?
學員1:質量到底是為了誰?客戶也關注成本
我們原先的質量管控并不是基于客戶,是基于自己的標準,讓數據更放心。但是現在市場競爭的環境變了,可能客戶不是這樣要求了,而是在保證安全前提下,同時對成本有了要求,所以我們也在做積極調整。
學員2:顧客真的需要一雙鞋子穿30年嗎?
我們企業的展廳門口有一臺引以為傲的舊機器,是80年代90年代初的一款產品,從客戶那里拖回來后,還能繼續使用。可是,這臺機器能用30年,我們的工廠是不是能存在30年?
我們的產品質量非常好,用了30年也沒壞,但是客戶需要用30年嗎?
過去有一個品牌,他們有一款爆品洞洞鞋,之前非常火。它的質量太好了,就沒穿壞過,要200塊一雙。
但是對于顧客來說,淘寶上一雙塑料鞋也就20幾塊錢,為什么它要賣200塊?而且,消費品需要新舊更替,老的壞了才能買新的,如果沒有壞,也就沒有買新的需求。所以這家店最后他就開不下去了。
學員3:質量和成本真的矛盾嗎?警惕“過設計”的坑
在我們原來的認知里,成本和質量的關系比較緊張。但老師講了以后,意識到成本和質量不矛盾。原來我們企業的產品質量可能會存在一些“過設計”,或者說超過客戶預期。但其實滿足客戶需求就可以,更重要的是保障更多的客戶聲音,看到客戶的真實需求到底是什么。
每個部門都各自最優,整體成本可能不降反升
學員1:降本的源頭是設計,端到端的部門都要聯動
感受很深刻的一點,其實降本不光是采購的事情。以前降本的主要工作放在采購身上,去壓價格。
經過昨天晚上的討論,我們認識到降本的源頭其實是從設計開始,從技術部門就要開始了。從整個生產、制造、銷售、后端等等服務,都存在降本的空間。
包括我們昨天在跟銷售總溝通時,他們也會有很多降本的意見或者想法。但平時想歸想,可能不會聯動到采購、技術的層面,所以銷售可能會聽到一些客戶的聲音,但是也沒有反饋回公司。內部的跨部門之間也需要互相聯動的。
學員2:深入洞察,端到端協同
這次課程,最大的改變,其實是自己的思想改變。
第一,過去我們降本做數據分析,做價值評估、模型優化等等都有點片面。但昨天聽完課回去研討,打開物料后,真正跟友商做對比分析。比如為什么某種原料人家的占比高,我們的占比低?就是說,過去我們一直找數據,不知道怎么分析,是因為還沒從根上挖到真正的數據來源和痛點。
第二,昨天跟采購在一起溝通,相當于換了個角度思考。我們之前跟供應商談,就問能不能降價。但以后我們可以把同類供應商叫到一起,說目前是這樣的成本,你們需要我做什么?你們降多少個成本?
供應商可能會提:原料標準更靈活一些,比如當天到的車當天卸掉,標準一定要跟市場接軌等等。供應商提完這些條件,我們如果能全部滿足,降本空間也是非常非常大的。
這就是說,整個思考問題的方式變了。我們原先一直說,做事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但實際上一旦真正開始做事,就屁股決定思路了。
昨天我們也在討論,回去后要針對這個模塊,針對自己的崗位、真正的合作伙伴、我們的客戶,進一步做真正的深刻思考,再拿出來更多的機會點、落實措施和路徑理解。
學員3:段到段降本,全局成本不降反升。
第一,咱們的產品是設計、生產出來的,生產的前提是設計。如果我們在設計新產品的時候,就考慮到某些零部件的通用性,我們的制造成本就會比較低,同時我們發生錯誤的概率會降低,產品在設計時就帶了降本的基因。同時,如果到生產過程中,如果過程管控等等做不好,即使設計再好,它也不量產。
第二,我們以前也降本,就是把各個部門都掰開了,研發干什么,制造干什么,供應鏈干什么。看起來是責任到人了,但是還有誤區:我把區域隔開了,就是段到段降本,總體成本不一定降下來。
比如說,采購為了大額降本,可能跑去新疆地區采購物料,根本沒考慮貨物搬運產生的費用,以及長途運輸中的損耗。
我們以前的降本,就是分得太細。現在是思考如何把整個鏈串起來,我們要做到整個鏈的全局效益最大化,而不說每個段降本最大化。這是告訴我們,應該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到全局。有時候,我們要為了整個業務鏈的價值最大化,某個局部的利益被吸收掉。
降本絕不只是采購部門的事,產品從設計埋下的優質降本基因,到物流、售后,每一環節的高管,都應該用同一套思想、語言溝通。
在更高的全局視角下,我們的降本才能擁有更多想象空間。
上半年轉瞬而過,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成本,將是每一家有追求企業的必贏之戰。企業日常運營的背后,很多看不見的降本環節正在“流血”!
組織一支跨部門的高管團隊,帶著問題來,帶著可落地的降本方案回去。喬諾推出《成本篇:超越競爭,實現綜合成本的絕對優勢》訓戰班,歡迎關注。
來源:喬諾供應鏈采購產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