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家企業,擁有他們產品品類的博物館,你的第一想法是什么?
10月27-28日,喬諾鯤鵬會一行來到杰克股份,走進這家專注做縫紉機的企業,除了在管理上的視野,也感受到了他們對產品的熱愛與極致。
無處不在,杰克對質量的要求
要做好一款產品,先從起源談起,杰克縫紉機博物館,將縫紉機歷史的商業崛起、行業改造、黃金年代、結構調整、工業形成、轉型升級等各種里程碑事件,盡數研究。
展館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年代的各式各樣的縫紉機,其中不乏創始人阮積祥(北斗)早年間親自從德國、日本等背回的古董機,歷史厚重感撲面而來...
隨著時間的演進與杰克的研發改良,縫紉機迎來了自動化、數字化的時代,獨屬于杰克的特色也越發明顯。在參訪現場,兄臺們見證現場縫制出“鯤鵬會”字樣。
杰克現在的智慧工廠,讓曾經1000人作業的車間,僅50人即可全盤操控,且產品合格率達到99%以上,能有效得防止環境污染。
墻上隨處可見的標語,無聲強調著杰克對質量的注重。
而質量與產品競爭力的背后,離不開杰克在戰略、營銷、組織活力、供應鏈、信息數字化、創新等領域的綜合競爭力。
感嘆杰克管理成熟度之余,似乎也從辦公室墻面和北斗的寄語中找到了些許答案。
學習、開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鑄就了這家企業成為全球縫制設備行業產銷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也是行業唯一一家集面輔料倉儲、智能裁剪、吊掛縫紉、后道分揀、成品倉儲等服裝制造全流程成套智聯服務商。
東道主企業家北斗的千億規劃
北斗的洞察力,從創業之初就已顯現,北斗賺到第一桶金,是作為一名補鞋匠,其他人都是坐商,他偏偏堅持行商,到現在堅持高質量,杰克一直保有差異化。
在經營企業的幾十年里,北斗曾經歷“兩場大病”:
一是身體上的,輾轉7、8年才逐漸痊愈,喚起了他對身體的重視,這也成為企業所倡導的文化之一,傳承在杰克的各個角落。
另一是企業上的,在創業初期,杰克曾一度放松了質量標準,造成大量退貨,走了近半工人,也因此讓質量理念深入杰克人心。
這兩場大病帶給他的是大徹大悟,人生錘煉,意志堅強,奠定了杰克從制造驅動、營銷驅動、研發驅動到品牌驅動的發展,邁向百億千億到萬億的基礎。
成功源于“變態”要求
下午的私董會環節,我們這里暫且按下不談,第二天專家的主題分享,給兄臺們帶來了靈魂拷問:
你的營銷競爭力、產品競爭力、組織競爭力都領先了嗎?
比如:
-在全球或者全國的市場份額是多少?是第一嗎?達到40-50%了嗎?有定價權嗎?
-產品領先就能稱霸全球嗎?我們如何理解解決方案、生態競爭力?因為產品終究會被場景和生態取代。
-我們30次顧茅廬聘請當代的臥龍、鳳雛了嗎?什么樣的土壤能讓優秀的年輕人成長為臥龍、鳳雛?
-我們發自靈魂深處認為品質是公司成長的最大障礙了嗎?咱們何時全員一起砸掉不合格產品?
諸如此類抽打靈魂的思考,還有幾十條。
同樣向我們展示了極致與熱愛之力的,還有第二天下午的神秘之旅——參訪吳子熊玻璃藝術館。
是緣份,是天賦,是飽嘗貧困、艱辛之后激發的奮進之志,使玻璃大師吳子熊開始了他對玻璃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
經過10多年的刻苦鉆研,在人生三十而立之年,吳子熊獨創了全新的玻雕藝術。
雕刻不出作品的生命力,就成百上千萬次地練習;作品沒有律動感,就學習鋼琴、手風琴以融會貫通。
一件件普普通通的玻璃制品,通過在每分鐘500多轉的砂輪上精雕細琢,在他的手中變成了美妙絕倫的玻雕藝術品:玻璃雕刻而成的報紙、玻璃雕刻而成的《清明上河圖》、玻璃雕刻出的“生命”……多數的成功源于“變態”的要求,做企業亦然,能力都是逼出來的,過于講道理,企業終究會失去競爭力。
一場極致之旅結束,各位兄臺有些話不吐不快:
每家企業在誕生的時候,都有清晰的責任和使命——為客戶創造價值,因此需要做出極致的好產品、需要有不錯的利潤、持續不斷地投入研發。
這就注定要讓團隊明白如何看待利潤,對于客戶應該用什么樣的態度,該用什么樣的人,獎金分配方案應該是什么導向……
每家企業都需要一本自己的《管理綱要》,有三大價值:
一、管理團隊的轉身與價值觀傳承 ;
二、經驗傳承,避免一次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
三、為企業的基業長青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基于此,喬諾特別為兄臺們編撰了《綱》雜志。
講述了華為自1996年至2010年間從《華為基本法》的起草,到后來“三大綱要”的細化和拆分,最終為企業基業長青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并確保接班人隊伍不斷對齊企業核心價值觀。
下一站,喬諾鯤鵬會即將在12月走進方太,領略方太在產品創新和文化創新的卓越。到時見!
報名申請須知:
規 模:20億以上,行業不限
人 數:16家企業
時 間:每年6次,根據活動東道主及會員時間確定
資格審核:行業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有追求成為全球行業領導者(限非華為競爭對手,每個細分行業限1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