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叫“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充分體現了方向的重要性,在錯誤的道路上越努力反而可能會越陷越深,于是我們會思考如何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呢?這需要我們提升自己的認知以及加深思考。“選擇”對于企業來說更是如此,在資源有限和激烈競爭的條件下,如何確保開發的產品能夠一次成功,上市即上量,學習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產品開發)思想很重要。
正確的選擇即對應著IPD體系中所提及的“做正確的事”。很多公司存在立項過多,有大量不成功的項目,或是立項缺乏依據,項目開發之后騎虎難下的問題,這些都是因為缺乏對立項過程的管理。在H公司的IPD立項過程中,雖然不同類型產品有所差異,整體來說可能有40%左右的項目在立項階段被否決,進入產品開發流程后,項目成功率要達到70%以上。而且在企業的IPD咨詢實踐中,三個試點項目的立項可能就有兩個無法通過,這一方面說明找對方向的重要性,另一方也體現了其難度之大。
“產品開發是投資行為”是IPD的核心思想之一,投資講究回報,而一旦研發方向錯誤,偏離了市場需求,產品無法盈利甚至虧損,將會造成大量資源和時間的浪費,因此除了確保產品開發能“正確地做事”外,更需要確保開發的產品項目是“正確的事”。在IPD管理體系中通過Charter來確保產品開發是做正確的事,Charter即項目任務書,是產品開發的源頭,承載著有競爭力的初始產品包需求和業務計劃,因此可以說Charter的質量也是整個產品質量的基礎。
Charter是產品規劃的輸出文檔,也是產品開發的啟動文檔,決定了要做什么產品,怎么做出來,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Charter不僅僅是一份指導產品研發的材料,還包含各領域的策略、產品上市營銷等內容,是一份完整的商業計劃書。高質量的Charter需要清晰的回答6個關鍵問題(4W2H),即Why\What\Who \When\How\How much。
Why:為什么要開發這個產品?產品的戰略價值或者商業價值(公司、客戶、用戶)是什么?
What:產品做成什么樣?初始產品包需求包含哪些?產品的關鍵競爭力是什么?
Who:產品由誰來開發?項目團隊資源是否能保障?
When:產品的關鍵里程碑是什么?產品的生命周期多長?
How:如何保障產品能夠開發出來?產品的關鍵實現路徑是什么?相關策略及配套是什么?
How much:產品的投資和收益是多少?
過程質量決定了結果質量,為了制定高質量的Charter,需要像開發產品一樣開發Charter,IPD體系中Charter的開發流程叫做CDP(Charter Development Process),可以簡單地分為初始構想、市場分析、需求定義、指定執行策略和Charter決策和移交五個階段,CDP流程邏輯框架和重點如下:
初始構想階段:該階段可以理解為項目啟動階段,主要工作為承接產品規劃和需求管理的輸出,正式組建任務書開發團隊(CDT,Charter Development Team),針對初始的產品構想啟動項目工作;
市場分析階段:該階段主要針對回答Why的問題開展工作,例如對宏觀市場和行業進行分析,確定目標市場和目標客戶,描述目標細分市場的特征、應用場景以及客戶的問題和期望,以及分析競爭格局等;站在市場的角度,回答為什么要做這個產品,能給客戶/用戶帶來什么價值、能給公司帶來什么價值。
需求定義階段:該階段主要針對回答What的問題開展工作,例如描述產品特性,制定初始產品包需求和需求優先級排序,識別價值需求,制定產品目標成本等;站在產品的角度,與市場分析結果相呼應,回答產品做成什么樣,產品的關鍵競爭力是什么。
制定執行策略階段:該階段主要針對回答How\How much\When\Who的問題開展工作,例如制定營銷策略、合作策略、制造策略、采購策略等(How),進行財務評估分析(How much),確定產品開發的關鍵里程碑和生命周期(When),確定產品開發團隊人員(Who),整理輸出初始產品包的業務計劃;站在公司的角度,說明產品是能夠做出來的,風險是可控的,產品對公司是有收益的。
Charter決策與移交階段:該階段的主要工作組織Charter決策評審,以及評審通過后明確任務書開發團隊和產品開發團隊(PDT,Product Development Team)的材料交接工作,確保雙方對材料的理解一致。
由于市場在Charter制定過程中可能會發生變化,CDP每個階段需要對前面各階段的活動結論進行“螺旋式”的審視以上升認識和優化結論。
制定高質量的Charter,不僅僅是對流程和模板的套用,更需要理解IPD的核心思想和背后的邏輯框架,這樣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讓產品開發從正確的事情開始!
信息來源:漢捷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