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企業培訓網!本站提供優質培訓課程和培訓服務!
      免費注冊 | 會員登陸 | 將本站設為首頁 | 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十個誤區,泯滅無數組織的活力

      “寧要三流戰略一流執行,也不要一流戰略三流執行。”再好的戰略,如果沒有高效的執行,也會流于空談。組織活力讓戰略順利落地,是增長力不可或缺的支撐,有時候我們發現,一個組織不但沒有激發活力,反而在泯滅活力,這一點尤為值得深思。

      在企業經營者,管理者有時候會走入某些誤區,結果給組織活力帶來了負面影響。以下十個誤區,相信對于企業自檢,會有很大幫助。

      01、目標定得太低,依靠單兵作戰

      組織能力弱,本質是因為公司發展的目標不夠有挑戰。一個人或一個組織的能力,都是被目標牽引的。目標高,能力不夠,就要想辦法去重構能力;而目標降下來的話,人就沒有重構的壓力和沖動。

      最近我去一家企業,發現一個情況:原來的目標雖容易完成,但整個企業沒有增長。分析之下發現,那個區域都沒有形成組織運作,更多是靠單兵作戰能力,完成的是任務績效,而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組織運作則不同,它會產生關系績效。一個人扛不動石頭,那就幾個人一起扛;一些大客戶一個人搞不定,那幾個人一起搞定。這種關系績效在沒有組織運作的情況下不可能發生。

      所以目標高了之后,原來的單兵作戰方式就不適用了。

      要用組織分工協同的運作方式,倒逼企業想辦法提升組織能力。而企業常犯的錯誤,是總希望提升個人能力,卻不去構建組織能力。再厲害的人,每天的時間有限,他的時間帶寬決定了組織的帶寬,業績怎么起得來?

      所以,首先要把目標調上去,從而讓所有的問題都能得到呈現,然后去解決這些問題,把組織能力建起來。

      組織能力要升維,但是個人能力最好不要升維,甚至要降維,要讓一般的人都能夠勝任一些崗位。

      就像改革開放后,大學招生如果按原來的標準是不行的,所以就降低了標準,原來一所大學每屆招個一兩千人,現在有的大學一招就是上萬人。企業也應該這么想問題。

      02、重節約輕投入

      很多企業由于受到利潤方面的影響,所以特別強調節約。但是一個企業之所以做到一定規模和利潤,其實靠的是投入,而不是節約。

      為什么這么說?企業每天會面對各種新情況新問題,組織和員工需要學習,當大量的學習發生,其實有很多試錯的成本。我們不能幻想一個人遇到新情況新問題時,一下就能把事情做對,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

      所以這個企業要有必要的耗散。如果這個也不耗散那個也不耗散,沒有試錯機會,大家就無法進步。

      在投入后、發展起來前,會有一個時間窗口,如果不見兔子不撒鷹,看見明確機會再投入,等到你能力起來的時候,這個機會早就被別人搶走了。

      當你的能力起來了,機會來了,能力與機會相遇,這就叫做抓住了機遇。所以企業要建立投入思維,省錢是省不出一個大企業的。

      03、業務和組織變革被人的能力制約

      正確的邏輯,應該是業務和組織的變革牽引人的能力提升,而不是人的能力制約了業務和組織的變革。

      因為人的能力提升一定要找到真實的業務場景,面向未來去構建。我們的業務和組織變革是適應未來、搶占未來制高點,所以能力要圍繞著未來去構建。

      而如果漫無目的、在待在家里練能力,其實是花冤枉錢。所有的能力都是在真實的業務場景中塑造出來的。不提供真實的業務場景,塑造的這種能力都是無效的。

      04、營造虛假的安全感

      很多企業經常講員工安全感,因為怕員工走了。特別是一些優秀的人,老板生怕他跑了。

      事實上,一個企業真正要留住優秀人才,自己首先得修梧桐樹。企業有事業,才能留住有事業心的人。靠哄、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留不住優秀的人才。優秀人才都是愿意去接受挑戰的。

      那么,在有挑戰的環境下,如何讓大家能夠與公司的長遠利益綁定起來?

      很重要的一點是把企業的一些業務單元建成一個個獨立的經營單元,讓能干的人在這些經營單位里承擔直接的經營責任。

      這個世界上有一類人不需要管,那就是老板,只要不犯法就行。老板每天都是自發的工作到最晚。為什么這一人群不需要管?因為認知不同。他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孩子,是創業的思維。

      絕大多數企業都是由上往下的管控的方式,我認為這是有問題的。我們是不是可以由下往上的、由外向內想問題?

      激發企業與客戶之間接觸的最末端最邊界的員工的能動性,讓他們自動自發起來。目標沒完成,對他們自己的結果會造成不良的影響。這種內生出來的不安全感,這才是公司真正需要的。這樣一來他們就會向后臺提各種需求,后臺就給他們做好服務;如果他們不提需求,都是上面想當然地去管理,很多管理其實是打很多折扣的,不一定有效。

      這里不是說要去恐嚇員工、懲罰員工,而是要激發員工內心深處對經營結果的不安全感,這樣的企業才算是成功的。

      05、貪圖便宜,喪失競爭力

      有些東西可以便宜,有些東西是不能便宜的。如果一個企業總去集成外部平庸的社會分工,如何構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要去集成一些優秀的社會分工來補充自身能力。如果你買的都是很平庸的,你的核心能力就起不來,在客戶界面的市場競爭力就會被削弱,最終還是害自己。

      所以有些東西是不能省的,尤其是在客戶界面上能夠給客戶帶來體驗的東西,一定是不能省這個錢。

      06、思想不通,力量分散

      很多公司老板或高管認為自己做產品做技術很厲害,不愿意做思想上的溝通連接。但每個人的行為都是受思想意識約束和指導的。思想的高地如果我們不去占領,就被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占領了,這是大家很容易忽視的地方。

      有時組織里要做成某件事事情,極其困難,因為1000個人腦袋里有1000個甚至2000個想法,怎么形成合力?

      所以需要不厭其煩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反復抓。并且這是一個過程導向,不要指望說兩句后,下面人就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了。一個指導思想,讓大家都去領會,并最終變成共同的行為實踐,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學習過程。

      關于思想政治工作,有幾點需要注意:

      一是公司到底堅持什么東西?共性的東西一定要反復說。

      員工有來有往,如果不反復宣導,就會出問題。此外當形勢變化,你的指導思想在新形勢新環境下如何詮釋?如何拓展它的內涵和外延?這些也需要說清楚,永遠要保留思想理念的解釋權。

      二是企業里形成一種場域或氛圍。有時候優秀人想干事情,卻發現其他人都不動,于是他也不好意思動;或者一旦冒頭,就被他人鄙視。這就是氛圍的帶動作用。所以管理者要把組織的場域營造起來,讓大家都愿意往前沖鋒,自發形成了一種默契。

      第三是打擊那種沒有共性的個性。一些比較能干的員工,企業總是很縱容他們,為什么縱容?怕他們走了。所以有時這些員工發表一些不適合于組織的觀點,老板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結果這些人就變成了組織的一種破壞力了。

      所以該堅持原則的地方一定要堅持原則。企業不要怕人走,要把導向建設好,人越換越優秀,和志同道合的一起,把他們留在重要崗位。

      07、錯誤的個人行為

      有些錯誤的個人行為,需要規避。

      例如個人英雄主義。有的人明明一個大項目自己搞不定,也要爛在自己手里,不愿意跟別人分享,出了問題之后就存僥幸心理,以為能搞定,結果這個項目就丟掉了。

      真正對組織負責,就應該考慮,這種大型項目是否要把相關部門整合起來,是否要在公司更高層面進行備案,適時讓高層領導提前介入。

      個人英雄主義還有諸多表現,都應該規避掉,否則是對組織不負責任。人要學會把自己看小,不要把自己看大。人看到自己的渺小,他的行為才偉大。

      08、優先級次序混亂

      關于利益格局,組織目標、組織利益、個人利益,這三者的優先級是怎樣的?

      組織給員工設定的獎勵事項,應該先保證員工個人利益的兌現,其次的才是組織利益。

      不要把組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前,如果因為組織沒賺錢,有些能干的員工得不到相應的獎勵,這個機制一定是失敗的,能干的人得不到好處,他就不干了。

      所以第一步要先滿足員工的個人利益,第二步才是組織利益。但另一方面則是組織目標優先,員工利益也好,組織利益也好,都是靠組織目標的達成來實現的,所以組織目標應該優先,要搞清楚這些關系。

      09、眼界封閉

      企業員工個性各不相同。有的人自以為是,有的人相對開放,而現在中國企業里,真正實現流程化運作的,還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都是功能部門的運作方式,每個人都是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生怕別人把手伸進去。

      任何一個企業,每個部門都是一個個能力單元,要被流程集成起來才能發揮作用。所謂流程,就是把不同部門的不同能力提升起來,達成一個共同的目標。所以每個部門都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心態,要盯著流程的目標,而不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流程目標實現不了,部門目標怎么可能實現?

      我們看到很多企業里,組織設計和運作模式,成了很多管理者和員工思想、眼界打不開的一個重要原因。

      10、規劃部署工作時,直接派活

      有時候管理者以強制的方式要求員工干活,而員工有時候也很無助,因為沒有整體組織能力的配套,光靠個人能力太過艱難。所以員工經常說:我們也想做,但是做不了。一下子把任務推開了。

      管理者應先從機制建設、組織能力建設方面思考工作如何開展,之后才是每個人應該如何去做。很多管理者沒有這種布陣點兵的習慣,直接派活,結果由于沒有相互之間的運作關系,即便把活派給員工,他也無法完成。

      在與一些企業互動的過程中,有些老板一聽我談組織建設,就打哈欠,因為這不是他的興奮點。

      這種情況,我建議指定在這方面比較擅長的副手,把管理梳理工作做起來,給老板提供一個很好的補充。

      管理是把資源變成價值的過程,沒有管理,資源就是分散的,沒有辦法形成整合力,更沒有辦法變成價值。

      管理的價值不是管理者多么有價值,而是管理者通過把別人的能動性調動起來,形成整合創造的價值,所以它的價值是外顯出去的。它不是在管理者本人身上這個體現出來的,所以往往有些人覺得做管理好像價值不大,其實管理的價值是非常大的,希望更多企業能夠意識到這一點。

      作者:胡賽雄,華為原干部部部長、后備干部系主任,“藍血十杰”獎得主。來源:喬諾“年中十講:給中國企業下半年的十大建議”直播第三講——《激發士氣就是激發增長力》。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21-7-8 21:22:22)
      績效考核暨KPI與BSC實戰訓練營
      版權聲明:
      1、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企業培訓導航
      ·按培訓課題:
      企業戰略
      運營管理
      生產管理
      研發管理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發展
      高層研修
      標桿學習
      認證培訓
      專業技能
      ·按培訓時間:
      一月課程
      二月課程
      三月課程
      四月課程
      五月課程
      六月課程
      七月課程
      八月課程
      九月課程
      十月課程
      十一月課
      十二月課
      ·按培訓地點:
      北京培訓
      上海培訓
      廣州培訓
      深圳培訓
      蘇州培訓
      杭州培訓
      成都培訓
      青島培訓
      廈門培訓
      東莞培訓
      武漢培訓
      長沙培訓
      最新培訓課程
      年度培訓計劃
      企業培訓年卡
      企業培訓專題
      爆品戰略
      國際貿易
      股權激勵
      領導執行
      戰略規劃
      學習華為
      項目管理
      工業工程
      產品經理
      采購管理
      生產計劃
      供應管理
      精益生產
      現場管理
      車間管理
      倉儲管理
      營銷創新
      客戶服務
      談判技巧
      銷售技巧
      微信營銷
      電話營銷
      網絡營銷
      客戶管理
      行政管理
      招聘面試
      勞動法規
      薪酬管理
      績效考核
      培訓體系
      團隊建設
      內部培訓
      檔案管理
      內部控制
      納稅籌劃
      非財培訓
      應收賬款
      預算管理
      成本管理
      地產培訓
      中層經理
      商務禮儀
      溝通技巧
      班組管理
      最新信息 | 培訓需求 | 網站動態 |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企業培訓網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培訓服務!推動企業進步,助力企業騰飛!
      客服電話:010-62258232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