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企業培訓網!本站提供優質培訓課程和培訓服務!
      免費注冊 | 會員登陸 | 將本站設為首頁 | 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管理學三大原理:彼得定理、帕金森定理、墨菲定理

      編者按:

      管理因企業現狀而異,因人而已,但歸根結底,管理是一門科學,總有一些定律是普適的。彼得定理、帕金森定理、墨菲定理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三大原理,做管理,怎么能不知道。

      彼得原理和帕金森原理從互為因果的兩個面分別闡述了大公司產生的病癥,并且從積極的角度看待墨菲定律,深刻的理解這三個原理有助于我們對自我發展和組織結構產生正確而全面的觀念。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也可稱之為“官場病”、“組織麻痹病”。它是由英國歷史學家、政治學家西里爾·諾斯古德·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于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一書中提出的。帕金森得出結論: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機構會像金字塔一樣不斷增多,行政人員會不斷膨脹,每個人都很忙,但組織效率越來越低下。這條定律又被稱為“金字塔上升”現象。
       
      帕金森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后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干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干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這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那等于是自殺;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干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于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兩個助手既無能,也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無能的助手。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而且這個定律不僅在官場中出現,在很多組織中都能看到這樣的帕金森現象。

      帕金森定律要發生作用,必須同時滿足下面四個缺一不可條件:
       
      第一,必須要有一個組織,其中管理要在這個組織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第二,尋找助手以達到自己目的的不稱職的管理者本身不具有對權力的壟斷性。
       
      第三,這個管理者能力極其平庸,他在組織中的角色扮演不稱職。
       
      第四,這個組織一定是一個不斷自我要求完善的組織。

      可見帕金森定律,必須在一個擁有管理職能,不斷追求完善的組織中,擔負著和自身能力不相匹配的平庸的管理角色,且不具備權力壟斷的人群中才起作用。相反的,一個沒有管理職能的組織,比如網絡虛擬學術組織,興趣小組之類,不存在帕金森定律闡釋的可怕頑癥。一個擁有絕對權力的人,他不害怕別人攫取權力,也不必去找比他平庸的人做助手。一個能夠承擔他的管理角色的人,沒有必要找一個助手,也不存在帕金森定律的情況。一個不思進取,抱守陳規的組織,不必要引進新人來補充組織,自然也沒有帕金森定律的困擾。
       
      那么一個企業或部門都會經過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如何才能避免帕金森定律的困擾呢?那當然還要回到前面那四個條件,只要將這四方面的因素消滅掉,那帕金森定律也就失去了存活的土壤。也許下面的辦法有助于企業效率的不斷降低:

      第一,建立學習型的組織。當一個組織內的成員都善于學習、不斷進取的時候,才能保證管理者能夠持續的滿足管理崗位的需求。社會經濟發展日新月異、新情況、新技術、新知識、新問題層出不窮,只有管理者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夠滿足管理的需要。
       
      第二,招聘員工要公平公開和透明。建立全方位的招聘機制,不能夠讓被招聘員工的直接上級來全權招聘,而應該讓更高級別的管理者參與進來,這樣就避免了用人者出于私人目的而任用比自己能力低下的員工。
       
      第三,建立人才培養機制。組織內部要建立積極的人才培養或儲備制度。對于一定級別的管理者,再其績效考核中要加入下屬員工的培養指標。管理者必須每年要有向上層輸送管理人才的指標,要有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任務。這樣,則可以防止管理者只任用能力比自己低的人。
       
      第四,定量對勞動分配率和人事費用率進行考核。勞動分配率=人工成本/產出增加值,反映的是企業新創造價值對員工分配的份額。人事費用率=人工成本/銷售收入,反映勞動投入占實現價值的總產出的比例。定期對部門或組織進行這兩個重要指標的考核,使其維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這兩個指標在一段時期內持續的增長,那就意味著帕金森定律產生了作用。

      上面四條僅僅是拋磚引玉,我相信,在實踐中一定有著更多更好的辦法來克服“大企業病”,這些方法一定都掌握在你們手里。

      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讓我們每個人都對自己和周圍其他人的工作、生活現狀進行深深的反思。那就是在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中的終極目標究竟是實現自我價值還是收獲職位金錢?可悲的是,現在大多數人都以后者為自己的終極目標,但是他們往往沒有發現,其實真正成功的人總是以前者為自己的終極目標,用通俗的話來說,那就是他們是把工作和興趣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現實中我們總能發現這樣的情況:一個不善言談、喜好技術的工程師迫于家庭、社會的世俗壓力而努力地向上爬,最終爬到了管理領導崗位,卻由于自己的性格和愛好根本不匹配,從而導致壓力劇增,長期處于心理和生理的亞健康狀態。類似這樣的錯位現象比比皆是,可怕的是不僅向上爬的員工是這樣的心理,連已經身居高位的領導者也是這樣的思路,他們認為對下屬最大的獎勵就是提拔和晉升,而無視每個人不同的個性、興趣和特質。

      所以通過彼得原理,我想我們至少可以得到這樣的一些啟示:

      第一,要深入了解自我,理解一個人工作和生活的終極目的。究竟是實現自我價值還是僅僅為了毫無意義的升值和晉升。
       
      第二,找準自己的合理定位,不要為了不適合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第三,建立科學的用人觀,要人盡其用,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不同的職位。
       
      第四,要有平等的職位觀,職位并無高下之分,只有每個人創造的價值不能簡單的用直接可視的效益來衡量,而應該用間接潛在的效益來衡量。
       
      第五,不但要建立扁平化的組織,更要建立扁平化的薪酬體系,那就是所謂的上下層的薪酬不能差距太大。不能讓一個從事戰略管理的高層的收入遠遠的高于一個技術精湛、善于解決問題的工程師。因為不能簡單的評判兩者創造的價值的大小。

      彼得原理和帕金森原理有些密切的關聯,兩者要表達的都是組織和企業隨著發展總會不斷的臃腫膨脹,每個崗位最后總是由不能勝任的員工所擔任。而且著這兩個定律的提出時間也非常相近,帕金森定律于1958年提出,而彼得原理則于1960年提出,其實定律的提出有著深遠的時代背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是美國經濟空前發展的階段,尤其是壟斷資本利潤急劇增加,大型公司紛紛成長,因此也就引發了人們對大公司效率降低現象的深入研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認為彼得原理和帕金森原理從互為因果的兩個面分別闡述了大公司產生的病癥,彼得原理主要提出的是由于員工處于不斷向上爬的欲望,從而導致最終每一個職位都是有不能夠勝任的員工所擔任。而帕金森原理則順著此步繼續拓展,那就是當某個管理者覺得不勝任自己的職位之時,是會傾向于招聘幾位能力低于自己的人作為助手,長此以往,組織和機構會越來越膨脹,效率越來越低下。
       
      深刻的理解這兩個原理有助于我們對自我發展和組織結構產生正確而全面的觀念。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Murphy's Law)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它的定義是這樣描述的: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比如你衣袋里有兩把鑰匙,一把是你房間的,一把是汽車的;如果你現在想拿出車鑰匙,會發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間鑰匙。
       
      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減速超重試驗中,因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墨菲發現,測量儀表被一個技術人員裝反了。由此,他得出的教訓是: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而其中有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會按這種方法去做。該定律的原話是這樣說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選擇,而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在事后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斯塔普將其稱為“墨菲法則”,并以極為簡潔的方式作了重新表述: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會出岔子。墨菲法則在技術界不脛而走,因為它道出了一個鐵的事實:技術風險能夠由可能性變為突發性的事實。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并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可是墨菲定律咋一看上去,似乎有種宿命論和悲觀主義的色彩,任何事情都有變壞的可能性,既然它一定會變壞,似乎我們只能坐等悲劇的發生了。但是我們一定要從積極的方面來理解和運用墨菲定律,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些啟示。
       
      一.重視小概率事件
       
      墨菲定律的提出正是基于小概率事件的突然發生。平時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總是會有一些小概率事件,而通常人們認為概率既然這么小,那就基本上不會發生,從而泰然若之。可是恰恰是這種小概率事件,一但發生了,就會造成無可挽回的重大損失。現在越來越多的礦難、事故、大橋崩塌,甚至前段時間上海所發生的“樓脆脆”事件,其實都是小概率事件的發生,在安全生產方面的細微之處沒有做到盡善盡美,最終是要吃苦頭的。你帶著情人在咖啡廳吃西餐,可恰恰碰到了老婆的閨蜜,這也是一種典型的小概率事件的發生。所以請記住,小概率的概率畢竟大于0,而不是等于0!
       
      二.做好各種應對策略
       
      既然認識到了小概率事件發生的某種“必然性”,那就一定要認真的做好事先的準備工作。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防患于未然,在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充分對各種危險和可能性進行評估,并作出必要的應對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當你要和你下屬進行一場關于薪資的對話、當你和要商業伙伴進行一次緊密合作、當你要從銀行貸款融資思考還款計劃,你都要充分評估事情發展的各種可能性,做好各種應對的策略和辦法。這樣才能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才能做到見招拆招,否則人家出了個怪招,你就立馬傻了眼。
       
      三.以積極心態面對
       
      墨菲定律暗示著,當你意識到某件事情可能會變糟的時候,它就更可能真的變糟。因此,你一定要以積極向上的態度來面對任何事情,因為這其中涉及到一個心理暗示的問題。如果你遇事猶豫,總在想著會失敗會失敗,那最后你一定會失敗,因為你的內心告訴你會失敗,你的內心引導你往失敗的道路上前行,然后你的行動和思維都會偏離正常的模式,產生扭曲和變形。以積極的心態制定戰略,以消極的思考制定戰術,才能提高你成功的概率。
       
      四.在失敗中前進提高
       
      事情如果變壞了,那就讓它變壞吧,重要的是如何從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以便提高下一次成功的可能性。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從失敗中總結教訓,反而增加了自己的不自信。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在失敗和困境中不斷提高比在順境中不斷提高更加可貴,美國最有名的總統亞伯拉罕.林肯,他的整個人生即是一部成功史,更是一部失敗史。在失敗中倒下的人是可悲的,在失敗中前進提高的人才是令人尊敬的。

      很多事情往往是以小見大,一個簡單的墨菲定律,其實可以讓你理解生活、工作和人生的許多重大意義。

      信息來源:喬諾之聲(ID:geonol)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20-11-2 21:07:01)
      績效考核暨KPI與BSC實戰訓練營
      版權聲明:
      1、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企業培訓導航
      ·按培訓課題:
      企業戰略
      運營管理
      生產管理
      研發管理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發展
      高層研修
      標桿學習
      認證培訓
      專業技能
      ·按培訓時間:
      一月課程
      二月課程
      三月課程
      四月課程
      五月課程
      六月課程
      七月課程
      八月課程
      九月課程
      十月課程
      十一月課
      十二月課
      ·按培訓地點:
      北京培訓
      上海培訓
      廣州培訓
      深圳培訓
      蘇州培訓
      杭州培訓
      成都培訓
      青島培訓
      廈門培訓
      東莞培訓
      武漢培訓
      長沙培訓
      最新培訓課程
      年度培訓計劃
      企業培訓年卡
      企業培訓專題
      爆品戰略
      國際貿易
      股權激勵
      領導執行
      戰略規劃
      學習華為
      項目管理
      工業工程
      產品經理
      采購管理
      生產計劃
      供應管理
      精益生產
      現場管理
      車間管理
      倉儲管理
      營銷創新
      客戶服務
      談判技巧
      銷售技巧
      微信營銷
      電話營銷
      網絡營銷
      客戶管理
      行政管理
      招聘面試
      勞動法規
      薪酬管理
      績效考核
      培訓體系
      團隊建設
      內部培訓
      檔案管理
      內部控制
      納稅籌劃
      非財培訓
      應收賬款
      預算管理
      成本管理
      地產培訓
      中層經理
      商務禮儀
      溝通技巧
      班組管理
      最新信息 | 培訓需求 | 網站動態 |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企業培訓網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培訓服務!推動企業進步,助力企業騰飛!
      客服電話:010-62258232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