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公司現在還沒有建立需求管理和分析團隊?如果突然有了緊急需求,該怎么處理?剛接觸時,該如何識別客戶的真正需求?
本期嘉賓馬老師是華為公司原無線產品線CDMA產品管理部部長,親自傳授全面管理客戶需求的經驗,如何成立需求管理以及分析團隊,如何讓客戶說出真正的需求等等。
Q1:請詳細介紹一下需求管理的IT系統。
馬老師:需求管理的IT系統,沒有辦法詳細介紹,這里介紹一下IT系統的主要功能:
1、需求管理的IT系統在華為重點強調的是:在客戶界面上需求要完整的端到端的管理,需求從客戶進來后一定要給客戶一個承諾或答復,不允許出現客戶的需求被淹沒掉的現象。
2、需求管理系統跟產品規劃、產品開發系統是有關聯關系的,比如說一條需求可以對應成研發的一個工作單,任何一個需求在研發都會產生工作量。那么這個工作的流程、需求管理就是由產品管理人來進行維護的。
3、需求在客戶界面上的各種狀態,比如規劃狀態、待規劃狀態等等,這些狀態都是由產品管理部來管理的。
Q2:目前公司還沒有專門的需求管理組織,如果要建立需求管理和需求分析團隊,從哪些部門中選擇人員最合適?(銷售、研發、市場、運營、制造、供應鏈?)
馬老師:需求管理和需求分析團隊,是專業的團隊。
對于需求的價值性,既要懂市場,還要懂一定的技術,所以通常是市場和研發一起組成了需求管理和需求分析團隊。從問題中的選項里看,建議是研發、市場和銷售的人組成需求管理和需求分析團隊。
Q3:在B To B企業關于需求的管理,初步建立產品部,但各種平臺沒有建立起來,對于大量的需求信息怎么進行識別和管理?
馬老師:對于需求的管理和識別,核心就是識別這個需求給客戶、給公司帶來的價值,用價值來判斷,因此一定要先看清楚這個需求是不是來源于客戶真實的需求,給客戶有沒有帶來真實的價值,以及對公司是不是有真實的價值。
對于公司帶來的價值,可以體現在利潤上、市場份額上,也可以體現在競爭力的持續提升上。
Q4:需求管理團隊和分析團隊,組成上和工作內容上本質區別在哪里?
馬老師:需求管理團隊:事實上是最基層的需求決策的團隊,一個需求進來不僅僅是要進行分析,最核心的是要進行決策,這個需求是不是要接納、是不是要做;馬上就做,還是待規劃;明年做,還是后年做;進行分類的決策,分發到不同的領域等。
RAT(Requirement Analysis Team)需求分析團隊:在做決策之前需要對客戶需求的“來龍去脈”、需求給公司和客戶帶來的價值進行分析,也要對需求的工作量、需求的難度進行一定的評估。
Q5:能不能介紹一下RAT組成中的研發角色?還有需求管理部門是否是一個常設機構?
馬老師:一般是RAT主任擔任研發的角色,通常是系統工程師,最資深的技術負責人。
如果系統比較大,包括硬件的、軟件的,就需要每一個專項技術負責人聯合起來,對于需求的可行性進行充分完整的大體的評估,不要求特別準確,主要是強調方案的可行性和大概的資源評估。
RAT是一個常設組織,團隊成員是專崗的不是專職的。只要有產品就會存在需求,一定就有需求的處理、需求的分析、需求的管理,所以是常設的機構,不是根據需求臨時組建的。
RMT(Requirement Management Team)和RAT組織中所有的人員都是兼職的不是專職的。因為只是在有需求的時候進行分析,日常時這些系統工程師,還是在為本職工作服務的。
事實上,需求分析的工作量占比并不大。
Q6:所有緊急需求基本上都是立馬可以產生訂單,這是公司保持強勢增長的“勢”的維護,難道不應該都做嗎?
馬老師:因為我們關注的是公司競爭力長期持續的增長,短期和中長期的需求有時候是必須要做出取舍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關注了所有的短期需求,可能會在有競爭力的中長期需求出現的時候,資源不足,從而導致競爭力不能持續的增長。
華為之所以能夠成為持續增長的公司,并且幾十年一直保持了高速的有效的增長,就是因為他沒有僅僅關注短期的需求,更加關注于中長期需求對于競爭力的增長。
Q7:緊急需求開發是如何決策和快速行動的?
馬老師:緊急需求一般是分發到正在進行的產品開發項目中,由PDT(Product Development Team,產品開發團隊)團隊承接。
但是需要注意,緊急需求必須經過需求變更流程,因為需求的變更,可能會導致產品架構、產品成本、項目進度、項目費用等的變更,對項目的影響比較大,所以要盡量減少緊急需求。
Q8:需求管理的績效評估是如何進行?
馬老師:華為沒有針對需求管理做績效評估,因為需求管理就是我們的本職工作。
需求管理工作是戰略管理、產品規劃等幾個模塊的輸入,所以真正的評估可以體現在是不是對戰略規劃或者產品規劃,產生了直接的作用。所以華為沒有單獨針對需求管理的績效進行評估,這是一個基礎的工作。
Q9:在采用客戶調研的方法來了解客戶的需求過程中,如何才能取得客戶的信任?客戶是否會懷疑企業通過這種方法來進入他所處的行業?
馬老師:舉例說明,當我們跟一些重要的客戶進行深入的交流之后,我們會簽一個NDA即互相保密協議,我承諾對于從客戶那里取來的所有的信息,只用于我們的雙方之間的需求溝通,不會用在其它任何地方。
關于客戶是不是懷疑這個企業通過這種方法進入他所處的行業,這要取決于企業在這個行業長期塑造的口碑和采取的具體行動。
Q10:公司想往下游發展,當然現在的部分客戶可能未來會變成同行,對自己有所顧忌,那在和這樣客戶交流的時候,如何能讓對方“袒露心聲”,能夠獲取真實的客戶需求?
馬老師:這種矛盾是不成立的。
比如,華為去年進入車領域,公司的最高層面徐直軍親自在大會上明確表達,華為不會進入整車行業,只會聚焦于車聯網相關的子系統。如果沒有跟客戶明確之前,不可能讓客戶“袒露心聲”的,一定要充分理解客戶對于你的擔憂。
作者:馬老師,喬諾研發高級專家,華為公司原無線產品線CDMA產品管理部部長;來源:喬諾之聲(ID:geonol)
看完馬老師的回答,您還想了解更多有關產品戰略管理與華為路標開發與制定的方法嗎?
喬諾課程現場,與馬老師一起探討:
1. 華為的產品競爭力現狀
2.華為提升競爭力的系統方法
3.共同研討當下時期公司”產品管理體系”的變革策略、方式、方法。
更多詳情點擊鏈接:
·構造端到端流程管理體系:學習華為IPD/LTC/ITR三大業務流體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