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企業培訓網!本站提供優質培訓課程和培訓服務!
      免費注冊 | 會員登陸 | 將本站設為首頁 | 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原材料全面漲價,采購如何實現綜合成本最優?

      作為采購人,這兩年大家確實都過得不容易。2021年,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面臨芯片短缺、大宗原材料上漲等挑戰。今年更是雪上加霜,很多人都會說:能買到貨就不錯了,還談什么降價?

      但企業要活下去?v然外部環境惡劣,也要保持有利潤,業務要有質量地、健康地增長,企業才能真正地活下去。

      所以,極致成本管理對任何企業都非常重要。

      壹:黑天鵝VS灰犀牛--談談愛立信在手機行業的“倒下”

      黑天鵝其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黑天鵝背后的灰犀牛。如果我們不重視黑天鵝,它就會變成灰犀牛事件。

      在蘋果之前,諾基亞手機是當時的“手機之王”,但是大家可能不清楚的是,在諾基亞之前,還有一個手機之父——“愛立信”。

      愛立信為什么會倒下?

      一次黑天鵝演變而成的灰犀牛事件,吞噬了一家偉大公司,同時也成就了另一家偉大公司。

      2000年3月17日,美國飛利浦的芯片工廠發生了火災。在當時,這是全球最大的芯片生產基地,該廠的40%芯片供應基本上都被諾基亞和愛立信包了。

      3月20日,火災發生的第3天,諾基亞的采購總裁坐在了飛利浦總部的總裁辦公室里,他們開始溝通諾基亞的芯片供給怎么調整,怎么從發生火災的美國工廠轉移到上海等地區去供貨。

      在諾基亞總部,采購正在和研發、質量以及市場親密溝通,怎么樣去更改產品設計方案,能滿足客戶他的需求,同時也在尋找其他的工廠替代方案,以保證能夠及時解決這次危機。

      直到3月底,飛利浦的美國工廠也沒有恢復生產。當時,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這件事,但很少能聯系到自己身上?纯淳W上新聞,看看飛利浦,就覺得不是我家門口的事情,距離非常遠,都是別人家的事情。

      然而可怕的是,愛立信也是看熱鬧的心態,為什么會這樣說?

      直到4月中旬,愛立信才發現訂單交不上貨了。

      供應商無法滿足它的需求。在產生缺口之后,他們才開始查找原因,最終的罪魁禍首是在哪?是因為在上游的上游的上游,芯片廠家飛利浦發生火災。

      由此,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愛立信的采購總裁匆忙上陣,去跟飛利浦去談,能不能把我所有需求也轉到上海和荷蘭去。

      可是經過一月之久,飛利浦的產能早就被其他企業給包沒了。

      這一年,愛立信的銷售收入損失了16.8億美金,市場份額一路下滑。

      同時,我們看到諾基亞的市場份額迅速提升,一下子增長到全球份額的27%。

      次年1月26日,愛立信宣布退出手機市場,一代梟雄就這樣黯然地退場了。

      這就是不重視黑天鵝事件,進而演變成灰犀牛事件,所造成的巨大損失。

      貳:采購面臨的困境--內部拉不通,外部沒地位

      以旁觀者的視角,我們看到了愛立信的采購“延誤戰機”,造成巨大損失。

      但采購通常真的很難,內部拉不通,外部沒有地位,怎么談降本?

      內部拉不通,手忙腳亂不配合

      除了不要把黑天鵝變成灰犀牛之外,采購在極致成本管理上,還要避免哪些慢慢滋生的灰犀牛隱患呢?

      很多中國企業采購所采取的主要降本方法,80%都是“頻繁”更換供應商。這種更換供應商在內部會帶來什么樣的問題?

      【場景一】

      由于前期沒有和研發做規劃,包括資源布局、更換供應商的節奏等。只是一聲令下,和研發知會一聲:我今年成本不能達標了,趕快幫我去驗證一下某家的器件。

      然后研發就匆忙上陣去開始驗證,快速的驗證之后,驗證完了,研發就開始繼續做自己的開發工作。

      過兩天,采購人員又去告訴研發,不好意思,你們剛剛驗證的A供應商,產能現在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產品還有欠料,你再幫忙驗一下B供應商吧。

      久而久之,研發就感覺這樣搞下去,自己正常的研發進度難以保障了。

      【場景二】

      與此同時,很大可能會出現質量問題。由于替代供應商后才告訴質量的人員,這個編碼在下個月開始交貨了,你們要注意看看新供應商下個月的交貨情況。

      質量的老大一想,今年的質量KPI好不容易達標,又進來了新的供應商,肯定會出質量問題,因為之前也沒有跟供應商進行培訓和溝通。

      于是采取的方法就是,讓供應商慢點交貨,甚至說在現場驗證的時候,直接打出來不合格。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很多公司在引入新供應商的時候,并沒有量化的指標,完全是管理物料的質量工程師負責,到相應的供應商現場去考察?疾鞎r就憑他的專業經驗,這時就有可能戴著有色眼鏡去認證供應商的可能性。

      誰都要為自己的KPI去負責任。

      于是我們看到,采購在內部去推動,真的很無力。

      【場景三】

      同時,我們還看到企業的需求還在變,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為什么說是好事?有需求就說明有訂單,說明有客戶信賴。

      但怎么樣去把客戶需求轉換成公司自主供應鏈的真正訂單需求,而不是搬運工的訂單需求?

      什么是“搬運工的需求管理”?就是今天客戶提出來我要10個產品,我們就下10個訂單,無法聚量。供應商在不可能批量生產的情況下,耗費了大量的運營成本。

      在這種場景下,你說企業的降本有多難,企業的降本怎么能達成目標。

      所以,到底是內部的各個部門不配合,采購推不動,還是我們在降本這件事上沒有主動承擔起責任,沒有主動協同內部,前瞻性地去規劃、理解、溝通業務?

      外部沒地位,供應商根本撬不動

      降本的主要方式,如果是不斷更換供應商,很容易造成一些問題。

      【場景一】

      我們更換了更低價的供應商,短期內,某個產品的價格下來了。

      然而等到其他產品上量時,這家供應商提出,新產品我們要正常價格。

      于是,我們又要引入新供應商來解決價格的問題。

      長此以往下去,是殺雞取卵的節奏,帶來的必然后果就是在行業里邊你沒有朋友。在關鍵時刻,特別是黑天鵝事件發生的時候,沒有人幫助你一起渡過難關,沒有人和你進行共擔風險。

      【場景二】

      同時,采購面臨的外部挑戰是,很多我們認為是巨無霸、或行業領頭羊的公司,感覺根本撬不動,或者是說體量稍微大一些的公司,都撬不動。

      很多采購總是認為,我們采購額小,體量小,所以撬不動巨無霸公司,在外部沒有地位,所以我的價格就應該比別人高。因為我沒有量。

      【場景三】

      還有一些企業,采購就真的成了買賣員。

      研發把前邊的方案設定好了,也找到了相應的資源,只告訴你,我明年要開發什么產品,哪個器件涉及到ABC幾個資源,可能在這幾家會有,你去詢個價,價格不能高于多少。

      研發說,要求就這么多,你給我買來。

      在這種狀態下,企業的采購就是拎包員了,每天都是跟在研發后面,研發說要求干啥,就去干啥,永遠都跑在最后一棒。

      大家想一想,你在跑到最后一棒的時候,你自己還有哪些主動權呢?

      同時,你對供應商也沒有話語權,因為你對供應商本身就沒有去規劃。

      為什么我們沒有量的優勢?

      我們自然生長在行業里,有一席之位,就證明我們有一塊生存空間和機會。

      怎么樣把這份機會有效利用起來,成為真正的噸位,有噸位之后才會有話語權?這是很多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叁:極致成本管理能力四個方向

      找到根因,才能夠真正找到解藥。

      從意識方面思考,我總結為兩點:

      (1)主動洞察。企業的思維要足夠大,即主動地去洞察,從不確定性的因素里,找到能夠有效控制的確定性因素。

      (2) 采購域。我們的采購業務,是采購域的業務,還是孤軍采購業務?采購域和采購業務可就大多了,協同起來的人也多了,要有端到端的意識。

      在各種洞察完成之后,要有應對緊急事件的方法,同時也要有長效機制防范緊急事件于未然。

      下面,將打開構筑長期的極致成本管理能力的四個方向。

      01、如何實現聚量?優選庫,路標庫。

      有了聚量,才會在成本上有競爭力。當天平在自己這一邊,自然而然就可以扳倒別人,要想讓天平倒向自己必須要有量。

      在聚量上,很多公司沒有考慮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采購域”。企業的采購工作絕不能夠作為孤軍,而要形成采購域。

      凡是和企業降本、采購相關的,質量、計劃、研發都是采購域的工作,采購在這里要作為Leader,引領大家跟產業鏈協同。

      在實際工作中,有三種類型的企業。

      第一類企業,雖說要建優選庫,實際各個研發體系卻各干各的。

      以某呼吸消費類產品公司為例,該公司每個月都有上千萬臺產品,所有產品采用USB的方式充電,發貨時竟然有94種USB線,至少要8-9家供應商。

      這時大家才意識到歸一化和聚量的重要性,經過采購和產品研發的一起努力,該公司的USB線從94種變成了4種,由3家供應商供應。

      最后,該公司在現在大宗材料銅鋁都在漲價的環境下,依然實現了兩位數的降價。

      第二類企業,有優選庫的概念,卻依然無法實現聚量和降本。

      研發人員經常抱怨:優選庫的概念跟采購能達成共識,但是優選庫里放的物料全部都是不可用的物料。

      采購人員卻說:我現在的優選庫里的物料都是可用的,都是現在發貨需要的物料。

      大家坐在一起的時候才會發現問題:優選庫的物料無法應對將來的產品設計需求。

      醫療行業可能需要三年的研發周期,三年后產品上市時,卻發現這些優選庫的器件供應商早已停止供應。

      于是產品在剛上市的時候就開始改版,研發不采用優選庫內的物料,優選庫自然而然就形同虛設了。在這種場景下,是沒有辦法達到聚量目標的。

      第三類企業,對優選庫的定義不清晰。

      很多企業把現在采購量前10位的編碼作為優選庫,量大的都要聚焦,自然而然就能夠拿到好的價格。

      這樣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未來的產品在研發設計的過程中,和現在的產品怎么切換,切換周期是多久,什么時間受益,這些問題大家都沒有認真考慮。

      企業需要認真思考,優選庫定義背后的邏輯是什么——那就是噸位決定地位。

      另外,優選庫一定要源于路標庫,有了路標庫才能夠讓物料不斷的復用,才能真正實現聚量降本。

      什么是路標庫?是對整個行業物料的洞察,對物料品類行業的發展趨勢的洞察。

      聚量需要在物料品類的生命周期管理過程中,通過采購率的模式,讓企業的采購和研發形成合力,咬合在一起。

      02、讓采購域形成合理卡位

      除了聚量之外,把成本降下來,并不是最高級的采購業務。

      真正優秀的采購組織在做什么?他們不只是看如何降本、保障交付,而是在思考如何用創新的方式給企業帶來價值創造。

      這種價值創造,給公司帶來的利潤增加以及業務增長點是爆發式的。

      蘋果是全球企業的標桿,它如何進行卡位的?

      在蘋果的發展過程中,第一件事情就是技術卡位。

      例如,蘋果手機是最初提出指紋膜技術的。為什么其他手機廠商沒有馬上跟隨運用這種技術呢?因為蘋果跟指紋膜的廠商簽訂了排他協議,5年內不允許給其他的競爭對手使用,于是其他競爭對手無法設計出這樣有創新能力的產品。

      之后蘋果進行了更深入的卡位,比如后蓋用玻璃的電池蓋等等。這種卡位使蘋果真正地屹立于不敗之地,在手機行業85%的利潤也全部被蘋果囊括。

      但同時也須注意,很多企業在卡位時變成了卡自己脖子,于是變成了欠貨,反而失去了利潤的獲取能力。所以要把采購價值創造放到重要的地位。

      03、讓競爭成為常態

      除了通過物料品類管理實現聚量、實現卡位之外,還需要在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維度,思考如何創造競爭氛圍,讓競爭成為常態。

      這種競爭絕對不是頻繁地更換供應商,而是做好供應商的前瞻性布局。

      我們可以沿著器件路標的方向,找到供應商資源進行早期培育。而培育起來的供應商資源,自然而然容易為我所用,帶來卡位的獨特價值。

      這樣的供應商資源可能成為企業的真鯰魚,幫助企業碾動現有資源,使現有的供應商資源實現動態平衡。

      同時,我們要激活現有資源庫的供應商,做好供應商的績效管理。供應商的績效管理一定要量化、指標量化、考核數據量化,用事實去說話,這樣才能讓供應商高管重視。

      04、讓“巨無霸”創造價值

      如何與“巨無霸”共舞?第一步是洞察,看企業和供應商未來發展方向在哪里,能否長期匹配。

      如果能長期匹配、符合各自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就必須從大腦中樞達成共識。

      什么叫大腦中樞?就是企業的高層董事長CEO層面與供應商的CEO層面在戰略上達成共識。

      這種戰略共識是基于雙方公司3~5年未來的發展方向,需要明確的合作范圍以及共同的價值點。通過共同的價值點,建立同盟軍關系,共同奮斗,相濡以沫。

      很多企業的采購所謂的戰略卡位,并沒有真正付諸行動,因為并沒有和產業鏈進行協同。

      沒有產業鏈協同,如何讓巨無霸為企業創造價值?如何在共贏的頻道上進行思想碰撞?

      肆:給中國企業的三個建議

      第一:共識:對準利潤,協同降本。

      公司想實現成本上的競爭力,使企業的利潤保持不變,或者企業利潤能夠和收入同頻增長,必須先有共識:

      所有部門對準利潤,把采購做成采購域,把采購域的工作全部對準降本,這樣才能真正把公司的綜合成本優勢構建起來。

      第二,聚量、競爭是降本的金鑰匙。

      不能把產品做成多樣化。SKU多,就不可能聚量。在聚量的過程中,把真鯰魚找到,同時把現有資源池激活,不讓現有資源板結化。

      第三,產業鏈相對優勢是采購給公司的獨特價值。

      讓產業鏈的資源為我所用,為公司創造價值,唯一的途徑就是采購。

      所以產業鏈的相對優勢是采購給公司帶來的獨特價值,這一點是優秀企業真正轉型成功的必經之路,也是優秀企業評估采購業務是否做到優秀的評估維度和評估方法。

      來源:喬諾之聲;作者:汪瀾,喬諾供應鏈與采購首席專家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22-3-28 20:48:19)
      績效考核暨KPI與BSC實戰訓練營
      版權聲明:
      1、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企業培訓導航
      ·按培訓課題:
      企業戰略
      運營管理
      生產管理
      研發管理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發展
      高層研修
      標桿學習
      認證培訓
      專業技能
      ·按培訓時間:
      一月課程
      二月課程
      三月課程
      四月課程
      五月課程
      六月課程
      七月課程
      八月課程
      九月課程
      十月課程
      十一月課
      十二月課
      ·按培訓地點:
      北京培訓
      上海培訓
      廣州培訓
      深圳培訓
      蘇州培訓
      杭州培訓
      成都培訓
      青島培訓
      廈門培訓
      東莞培訓
      武漢培訓
      長沙培訓
      最新培訓課程
      年度培訓計劃
      企業培訓年卡
      企業培訓專題
      爆品戰略
      國際貿易
      股權激勵
      領導執行
      戰略規劃
      學習華為
      項目管理
      工業工程
      產品經理
      采購管理
      生產計劃
      供應管理
      精益生產
      現場管理
      車間管理
      倉儲管理
      營銷創新
      客戶服務
      談判技巧
      銷售技巧
      微信營銷
      電話營銷
      網絡營銷
      客戶管理
      行政管理
      招聘面試
      勞動法規
      薪酬管理
      績效考核
      培訓體系
      團隊建設
      內部培訓
      檔案管理
      內部控制
      納稅籌劃
      非財培訓
      應收賬款
      預算管理
      成本管理
      地產培訓
      中層經理
      商務禮儀
      溝通技巧
      班組管理
      最新信息 | 培訓需求 | 網站動態 |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企業培訓網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培訓服務!推動企業進步,助力企業騰飛!
      客服電話:010-62258232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