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講師:李劍波老師(>>點擊查看李劍波老師詳細介紹)
課程背景:
中國企業每年由于質量管理不善導致的損失成本在1.5萬億以上,為何質量控制如此薄弱?管理是企業的質量意識不強,質量控制方法與技巧掌握不好,本課程就是針對企業中從事質量管理的質量主管、質量工程師、質量經理等質量控制人員以及各部門經理提升質量控制技能,達到質量控制有效果。
課程收益:
樹立正確的質量理念與風險的理念;
了解質量管理者的角色與職責;
深入掌握運用潛在失效模式的流程與方法識別質量風險;
掌握產品缺陷的分析控制方法與工具來識別評估質量風險;
掌握抽樣標準設計的方法與步驟;
根據質量控制風險分析結果正確編寫各種檢驗標準;
根據現場質量風險分析結果來明確質量運行控制的技巧與方法;
根據質量風險評估恰當運用防錯技術與工具;
掌握質量風險降低的工具與方法;
了解如何運用質量成本評價質量體系風險控制的有效性。
課程亮點與特色:
▲流程化:每個模塊都由講解、案例討論與練習、老師點評,三大流程組成,確保學員課程學習效果。
▲工具化:全程干貨,每個模塊提供相應表格、流程與具體操作技巧方法等關鍵工具。
▲輕松化:教學體驗活動新穎、愉悅,寓教于樂,確保學員在快樂輕松學習氣氛中提升與進步。
▲標準化:符合成人教學原理以及國際流行教學設計,讓學員聽得懂、記得牢、做得到。
課程設置:用標桿企業案例以及一般企業典型質量案例來提出問題與質量管理需求,明確質量管理方法與標準,把生澀的質量管理變為通俗易懂,質量控制方法明確以及技巧,方法,表單運用方便實效。
課程時間:2天(12小時)
培訓對象:質量檢驗員、品管員、品管主管、品管工程師、品管經理等質量控制人員以及各部門經理.
授課方式:知識講解、案例分析討論、角色演練、小組討論、互動交流、游戲感悟、頭腦風暴、強調學員參與。
課程大綱:
第一講 質量意識與質量風險
質量基本概念
質量是檢驗出來的嗎?
產品質量是制造出來的嗎?
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交付不良品
發現質量異常應該如何處理?
質量專家介紹及質量發展進展
質量管理發展歷史
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的介紹
質量管理中的“三不”政策
質量管理專家如何說質量
現階段質量管理六大誤區
錯誤的質量觀念
質量管理作用與意義
質量與員工自身利益密切相關
【團隊案例分析與相互討論】:通過哪些活動開展,可以影響企業高層?中層?基層人員?從而塑造優秀的質量文化案例分析與討論
【小組發表與老師分享點評】:小組代表發表本小組論點以及見解,老師分享與點評小組成果
【主要解決問題與成果輸出】:質量管理各自為政,改變質量管理從“要我做”為“我要做”的自主質量管理模式
第二講 管理者角色認知
管理的概念
管理者的地位和使命
管理者的具體職責
管理者的素質要求
管理角色的轉變
從技術型人才到管理型人才
認識并評估自己的弱點
員工到管理者------角色轉變的困難
管理者如何快速進行角色定位
管理者如何順利進行角色轉變
管理者角色分析
管理者責任
管理者的三種心態
你的目標定位是什么?
管理者職責與權限分解
認識并評估自己的弱點
不合格管理者解析
優秀管理者具備的基本條件
【團隊案例分析與相互討論】: 一名名字:我委屈的班組長案例分析與討論
【小組發表與老師分享點評】:小組代表發表本小組論點以及見解,老師分享與點評小組成果
【主要解決問題與成果輸出】:質量管理人員不清楚自己的角色,角色錯亂導致的質量失控現象。
第三講 標準條款要求與風險管理
概述與標準要求
溝通和協商
.明確環境
總則
明確外部環境
明確內部環境
明確風險管理過程狀況
確定風險準則與原則
確立風險管理框架
風險管理流程
風險管理文件化要求
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過程
風險識別
風險分析
風險評價
風險管理注意事項
【團隊案例分析與相互討論】: 風險識別評估案例分析與討論
【小組發表與老師分享點評】:小組代表發表本小組論點以及見解,老師分享與點評小組成果
【主要解決問題與成果輸出】:企業各級人員缺乏風險理念以及風險評估的方法技巧,導致質量風險控制漏洞百出。
第四講 過程風險分析與控制計劃
過程FMEA
潛在失效模式
潛在失效模式分析流程
生產過程流程圖
潛在失效模式
潛在失效后果
潛在失效原因與機理
生產過程管理風險
風險評估準則
過程FMEA的構筑
風險評價
降低風險的管理
案例分析
■ 控制計劃
什么時控制計劃?
控制計劃的益處
試生產控制計劃
從其他文件來的主要輸入
變差及其控制方法
確定變差來源
控制程序和過程能力
【團隊案例分析與相互討論】: 編制一份潛在失效模式案例分析與討論
【小組發表與老師分享點評】:小組代表發表本小組論點以及見解,老師分享與點評小組成果
【主要解決問題與成果輸出】:不了解產品生產過程中哪些過程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機理?從而缺乏預防問題發生的手段與措施。
第五講:現場管理與質量風險
人員風險管理
人員管理風險
風險評估準則
確認新員工工作狀況;
如何進行員工教導;
良好工作關系的培養;
如何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如何獎勵與懲罰員工;
案例分析
設備風險管理
設備管理風險
風險評估準則
設備現場管理內容
設備現場管理的分類;
設備操作管理;
設備維護保養;
設備履歷
案例分析
作業風險管理
作業管理風險
風險評估準則
異常作業的作業工序步驟確認;
確認作業標準書的符合性;
異常原因分析;
修正作業標準書;
案例分析
材料風險管理
材料管理風險
風險評估準則
領料管理
材料標識;
不良材料確認;
與相關部門協調處理材料異常
材料需求狀況確認
案例分析
環境與安全風險管理
環境安全管理風險
風險評估準則
現場需要的環境
事故理論
營造安全工作環境
【團隊案例分析與相互討論】: 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總結案例練習
【小組發表與老師分享點評】:小組代表發表本小組論點以及見解,老師分享與點評小組成果
【主要解決問題與成果輸出】:不了解現場存在的問題點以及現場控制的主要影響因素
第六講 抽樣檢驗與質量風險
抽樣檢驗基本概況
檢驗的分類
抽樣方法介紹
不合格的分類及不合格的分級原則
抽樣方案的制定(抽樣水準、AQL值)
實際抽樣案例
不合格品數與不合格數的區別
轉移規則
如何管理好限度樣本
【團隊案例分析與相互討論】: 抽樣檢驗案例練習
【小組發表與老師分享點評】:小組代表發表本小組論點以及見解,老師分享與點評小組成果
【主要解決問題與成果輸出】:企業中各種質量檢驗的抽樣標準隨意設置,根本起不到風險控制的作用。
第七講 質量控制與風險管理
進料檢驗風險管理
進料檢驗風險
風險評估準則
進料(貨)檢驗和推動免檢活動
如何編寫進料檢驗標準
過程檢驗風險管理
過程檢驗風險
風險評估準則
過程檢驗控制方法
過程檢驗檢查點布局
過程檢驗巡視檢查
過程檢驗質量控制
成品檢驗風險管理
成品檢驗風險
風險評估準則
成品檢驗類型
成品檢驗標準
成品檢驗實施
【團隊案例分析與相互討論】: 編寫標準案例分析練習
【小組發表與老師分享點評】:小組代表發表本小組論點以及見解,老師分享與點評小組成果
【主要解決問題與成果輸出】:不了解各種質量標準編制的具體要求,導致質量控制標準起不到有效控制的作用。
第八講 質量風險與防錯管理
1、防錯思路
消除
替代
簡化
檢測
防護
2、POKA-YOKE四種模式
有形防錯
有序防錯
編組與記數防錯
信息加強防錯
3、防錯檢測技術
判斷型檢測.
信息型檢測.
溯源型檢測.
4、防錯裝置
防錯裝置的水平
日常檢測裝置
防錯的十大原理
斷根原理
保險原理
自動原理
相符原理
順序原理
隔離原理
復制原理
層別原理
警告原理
緩和原理
【團隊案例分析與相互討論】: 企業實際案例分析與討論
【小組發表與老師分享點評】:小組代表發表本小組論點以及見解,老師分享與點評小組成果
【主要解決問題與成果輸出】:不了解質量錯誤發生的原理以及機理,從而沒有采用防錯理念控制與防范各種質量錯誤的發生。
第九講 用質量成本評價質量風險控制有效性
質量成本介紹
質量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質量成本的本質
質量成本的任務
質量成本管理經歷階段
質量成本的定義與分類
預防成本
鑒定成本
外部失敗成本
內部失敗成本
質量成本的細分
各種質量成本間關系
【團隊案例分析與相互討論】: 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與外部損失成本案例分類練習
【小組發表與老師分享點評】:小組代表發表本小組論點以及見解,老師分享與點評小組成果
【主要解決問題與成果輸出】:不了解質量與成本的關系,不了解質量可以帶來利潤。
第十講 質量風險降低與質量改善活動
風險問題意識
改善可以帶來的效果
改善無處不在
PDCA的概念和應用意義
風險降低改善基本原則
認識并消除不合格
質量改善四步法
員工提案改善三步法
多產提案的方法和步驟
質量風險改善的基本步驟
明確目標與標準
如何發現問題
原因分析
確定要解決的問題
擬定對策
做出行動計劃
執行行動計劃
改善效果確認
標準化管理
【聯系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3120125786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