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企業培訓網!本站提供優質培訓課程和培訓服務!
      免費注冊 | 會員登陸 | 將本站設為首頁 | 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為什么華為堅持10%干部末位淘汰?

      近些年,很多企業都在講干部末位淘汰。但現實的情況卻是,并非所有的企業都能實踐成功。很多人對干部末位淘汰的理解,容易僅僅停留在10%這個數字上,簡單地認為,選出10%表現不佳的人換掉,就是末位淘汰了。

      實際上,無論是從末位淘汰的底層邏輯、導向要求、淘汰標準還是淘汰后的處理,都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在干部管理領域,華為一直是國內企業中的佼佼者,其成熟的管理體系,也成為眾多企業學習的對象。

      為什么要做干部末位淘汰?

      末位淘汰一詞,最早來自于GE公司前CEO——杰克 · 韋爾奇,他在GE大力推行末位淘汰制度。

      在他的領導下,通用電氣的年營業額從上任前的250億美元成長到1400億美元,公司市值從120億美元增至4100億美元,使通用電氣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在進行干部末位淘汰之前,我們必須要想清楚一個問題:為什么要做末位淘汰,出發點是什么?即所謂的“底層邏輯”,底層邏輯決定上層建筑。

      就干部末位淘汰而言,很多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干部管理方面的短板就逐漸凸顯了:
      很多企業缺少干部能上能下的機制,導致一部分干部認為,自己端著的是個“鐵飯碗”,沒有危機意識;
      部分干部在企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到達一定職位高度,或個人財富有了飛躍之后,奮斗意識和血性逐步下降,甚至開始“躺平”,靠著過往的經驗吃起了老本;
      部分干部的能力無法勝任崗位,但是企業又沒有制度和勇氣將他拿下,長此以往,最終導致“業務塌陷”;
      對干部最大的激勵是給予機會,但由于干部隊伍的板結,中基層的干部以及下一代的人才長期看不到機會,極易造成骨干人才的流失。

      這個階段,就需要企業有清晰且落地的干部管理方案,從人性的本質出發,根本上解決問題。

      干部管理體系中的各類管理手段,從根本上說,都可以歸結到“想得到”和“怕失去”兩個方面——
      “想得到”:通過績效激勵的牽引激發干部,從而獲得內驅力;
      “怕失去”:干部末位淘汰,就是通過抓住干部“怕失去”的心理,從而產生危機感,激發血性,保持長期努力奮斗。

      因此,基于上述的干部問題,除了績效激勵的牽引外,還可以通過干部末位淘汰的機制,在公司內部,形成一種干部不進則退的氛圍,讓干部時刻保持奮斗的動力。

      干部末位淘汰要導向什么?

      任何一項管理制度,導向都非常重要,因為導向決定了我們前進的方向。那么做干部末位淘汰,我們要導向什么?向什么方向牽引和前進呢?

      干部的末位淘汰(華為稱為干部不合格調整),是華為干部管理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對激發干部血性、激發組織活力、優化干部隊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來看看華為的導向是什么——
      1、干部不是終身制:一定要形成不進則退的干部導向,把確有作為的人放在崗位上來,不管他的資歷深淺;不稱職者堅決淘汰,不管職位多高;
      2、看當前不看歷史:歷史的輝煌已經在歷史中給予了獎勵,不能掩蓋當前的不勝任,更不能功過相抵;
      3、燒不死的鳥是鳳凰,從泥坑里爬出的是圣人:被調整的干部要調整好心態,振作起來,在后續的崗位重新做出成績之后,可以適時繼續任用。

      可以看出,華為干部末位淘汰的導向非常清晰,可以總結為三個關鍵詞:不進則退,功過不相抵,重回將軍之路。

      結合導向來制定具體政策,并向下宣貫到落地執行,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干部末位淘汰的核心要點

      想要做好切實有效的干部末位淘汰制度,關鍵是要回答清楚三個核心問題:

      1、什么樣的干部應該被淘汰?
      2、淘汰之后怎么補充新干部?
      3、被淘汰的干部應該如何處理?

       什么樣的干部應該被淘汰?

      要做干部末位淘汰,首先應該明確淘汰的標準。有些人將干部淘汰理解為,淘汰績效不好的就可以了,這其實是片面的。

      實際上,干部末位淘汰應該分為兩大類:不合格調整和履責結果排名末位。

      不合格調整:顧名思義,因工作表現不合格而被調整,如出現了重大違規,觸犯紅線,不能夠勝任崗位要求,業績結果差等。

      履責結果排名末位:除了“不合格調整”的干部外,其他干部應屬于“基本勝任”范疇。但基本勝任是不夠的,因此這部分干部也要進行排名,排名靠后的按比例進行淘汰。

       淘汰之后如何補充新干部?

      很多企業不敢淘汰干部的顧慮之一,就是認為自身“板凳深度”不夠,補人困難。也不知道怎么選拔合適的人選,擔心選上來的人還不如前任。所以即使對明顯不合格的干部,也不敢堅決淘汰。

      這個問題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企業人才梯隊的建設不足,人才厚度不夠;二是企業雖然有人才,但老板卻沒有看到他們的途徑。

      針對這兩方面原因,干部末位淘汰需要和干部管理的另外兩大措施聯動:人才梯隊建設以及干部繼任計劃(TSP)。

      人才梯隊建設,是通過對高潛人才的培養機制,讓優秀的人才涌現出來,并對他們進行考驗鍛煉,讓他們獲得成長。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篩選,從長遠解決了企業人才短缺的問題,做到“考驗一代,涌現一代”。

      干部繼任計劃(TSP)通過“四點一線”(業務戰略、對組織/人才的需求、崗位要求、人才梯隊)的理念,給每一個崗位構建清晰的崗位畫像,明確崗位各層級候選人(Ready-now即刻可上崗 / One-job-away 差某一個能力或經驗 / Two-job-away 差兩個能力或經驗)的要求,讓每個崗位能夠清晰明確地找到自己的繼任,從而解決企業看不到人,不會選人的問題,真正做到“使用一代,選拔一代”。

       被淘汰的干部應該如何處理?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容易被忽略。很多企業想當然地認為,被換下來的干部,要么直接離開公司,要么降級換個崗位繼續當干部,這其實都是不太合適的。

      因為有的干部也許不適合當干部,但卻能當一個好專家;也許有的干部具備潛力,只是在當前節點栽了一個跟頭,日后還能爬起來。

      所以直接離開或降級換崗,一方面容易造成人才的浪費或錯位,另一方面,也非常容易產生內部沖突,導致矛盾升級。

      根據大量的案例來看,被調整的干部都是曾經成功過,但在當前跌落了谷底,情緒低落,有負能量,甚至跟原部門有矛盾,對未來很迷茫。所以,首先要理解他們的心態,再針對這些情況,做出針對性的處理。

       華為是怎么做的呢?

      華為成立了名為“干部資源池”的組織,有一整套專門針對淘汰干部的完整的機制,包括淘汰處理-學習培訓-崗位分配-考核檢驗,保證干部能夠轉換心態,接受學習和重新挑選。

      淘汰處理階段:這個階段,要求做出淘汰決策的部門,要和被淘汰干部有清晰的溝通,淘汰的理由要充分具體。同時,公司還會明確針對不同情況,決策是否要降級降薪的處理規定。

      學習階段:通過核心價值觀、精氣神、自我認知等方面的學習內容,幫助干部轉化心態,消除負能量,面向未來。

      崗位分配階段:結合公司的干部管理導向,和個人經驗背景,重新安排崗位,很多干部又重新回到了專家崗位,繼續沉淀。

      檢驗階段:對干部在新崗位的工作進行跟蹤評價,檢驗是否能夠勝任。

      公司培養一批干部是很不容易的,相信這批干部當初能被選為干部,都具備了比普通員工突出的能力和潛力。所以才更要通過完善的流程機制,對這些干部進行轉化、識別和篩選,去除平庸,保留人才。

      很多企業在執行末位淘汰的時候,看似大張旗鼓,到了實操的階段,則出現各部門卻發現不知道該淘汰誰、公司只要求淘汰卻沒有對應的繼任計劃等機制補充干部、干部被淘汰后處理不好導致矛盾沖突等情況。

      這會讓主管有后顧之憂而不敢淘汰,成為阻礙干部末位淘汰落地的重要因素,最終導致無法落地或者大打折扣。

      因此,必須要解決好上述三個核心問題。當然,非常關鍵的前提是,企業內部需要先統一思想,高層思想要一致且堅定,思想統一了,才能有效地行動。

      商業成功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人才的問題,人才的問題核心是干部的問題。

      當企業增長遇到問題的時候,需要堅定地進行干部末位淘汰來激活組織,讓敢戰善戰的干部帶領組織重回增長道路;

      當企業高增長的時候,更需要進行末位淘汰,來保證干部隊伍不要在增長中膨脹,喪失了血性和危機感,保證基業長青。

      來源:喬諾之聲;作者/ 辜舸帆,喬諾組織活力產品線高級項目總監

      【相關文章】組織活力的三把刀之“大棒”——末位淘汰

      【相關課程】向華為學習:激活組織的績效與激勵機制設計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22-11-4 16:10:03)
      績效考核暨KPI與BSC實戰訓練營
      版權聲明:
      1、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企業培訓導航
      ·按培訓課題:
      企業戰略
      運營管理
      生產管理
      研發管理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發展
      高層研修
      標桿學習
      認證培訓
      專業技能
      ·按培訓時間:
      一月課程
      二月課程
      三月課程
      四月課程
      五月課程
      六月課程
      七月課程
      八月課程
      九月課程
      十月課程
      十一月課
      十二月課
      ·按培訓地點:
      北京培訓
      上海培訓
      廣州培訓
      深圳培訓
      蘇州培訓
      杭州培訓
      成都培訓
      青島培訓
      廈門培訓
      東莞培訓
      武漢培訓
      長沙培訓
      最新培訓課程
      年度培訓計劃
      企業培訓年卡
      企業培訓專題
      爆品戰略
      國際貿易
      股權激勵
      領導執行
      戰略規劃
      學習華為
      項目管理
      工業工程
      產品經理
      采購管理
      生產計劃
      供應管理
      精益生產
      現場管理
      車間管理
      倉儲管理
      營銷創新
      客戶服務
      談判技巧
      銷售技巧
      微信營銷
      電話營銷
      網絡營銷
      客戶管理
      行政管理
      招聘面試
      勞動法規
      薪酬管理
      績效考核
      培訓體系
      團隊建設
      內部培訓
      檔案管理
      內部控制
      納稅籌劃
      非財培訓
      應收賬款
      預算管理
      成本管理
      地產培訓
      中層經理
      商務禮儀
      溝通技巧
      班組管理
      最新信息 | 培訓需求 | 網站動態 |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企業培訓網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培訓服務!推動企業進步,助力企業騰飛!
      客服電話:010-62258232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