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績效管理體系建立實務
課程時間:2021年8月27-28日
課程地點:蘇州市工業園區星桂街33號鳳凰國際大廈
課程費用:3980元/人(含培訓費、資料費、會務服務費)
課程對象:人力資源總監(經理)、人事主管、行政總監(經理)、薪資福利主管(專員)、績效主管(專員)、各部門經理等。
課程背景:
績效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是推進企業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而有效的管理環節和管理領域。由于績效管理的周期長、工作的復雜程度高、仿真難度大,導致組織內推行績效管理變得十分困難,許多管理者對如何有效建立和推進績效管理體系深感困惑:
如何選擇合適的績效管理模型?如何設置符合企業的績效考評要素?如何搭建績效考核平臺?如何提升組織與員工個人的績效水平,推動公司戰略落地?
現有的績效管理體系,只是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企業績效管理規范化的問題,但隨著績效考核的推行,出現了種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象:
1.為什么企業實施績效管理,既沒有讓企業經營指標發生變化,又沒有讓員工增加收入?
2.為什么員工一聽到績效管理,腦海中浮現的**印象就是“定指標、打分數、扣工資”?
3.為什么員工干多干少,干好干壞工資都差不多,員工沒有動力,企業慢慢變成懶人養老院?
4.為什么員工干的多、錯的多、錯的多、罵的多、扣的多,員工不在乎成本,隨處可見的浪費沒人管理?
5.為什么留不住有能力,有想法的優秀人才,一堆庸才卻賴著不走,導致劣幣逐良幣,企業會陷入惡性循環?
這些問題如何有效解決?如何構建基于戰略、目標、策劃、計劃、執行、輔導、監控、改善的良性績效管理的循環?如何讓各級主管及各崗位的員工找到高績效的秘密?如何構建以業績提升兌現員工獎勵的雙贏局面?如何通過績效管理,讓企業可持續性盈利,讓員工自主加薪。
本課程基于目前績優企業中流行的績效管理理念與實踐,提煉出4大板塊內容,從基本認知到體系構建、從理念傳承到技術工具落地,,傳授績效管理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方法,最后幫助學員從公司戰略的角度理解績效管理制度并有效執行公司所推行的績效管理制度。
課程收益:
1. 認清績效管理的本質,掌握多種績效指標分解的工具與方法;
2. 掌握常見的績效管理模型和技術手段,明晰戰略落地的抓手;
3. 學會搭建組織考核體系;
4. 明晰績效管理執行過程中的核心環節,掌握關鍵技術;
5. 幫助學員掌握戰略績效體系設計及其成功要素;
6. 幫助學員掌握BSC、KPI、MBO、OKR等戰略績效管理工具。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 績效認知
一、戰略與績效
1. 績效管理體系搭建的核心內容
2. 常見的績效管理誤區
3. 不同崗位在績效管理過程中的角色定位
4. 組織績效分析的EMS模型
5. 互聯時代的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技術變化對傳統績效管理思維的挑戰
二、績效管理再認識
1. 績效管理的流程與環節
2. 績效管理各環節的認知錯誤
3. 績效管理的本質厘清
4. 搭建績效管理和考核體系的常見模式及利弊、適應性分析
三、組織績效的基本模型與組織應用
1. 平衡計分卡與戰略地圖模型介紹
2. OGSM模型介紹與應用
3. 不同模型的思維邏輯與技術路徑
四、個人績效考核的基本技術手段
1. 基于考核內容而產生的考核手段(業績、能力、態度)
2. 基于績效管理模型產生考核手段(KPI、MBO、BSC、OEC、PBC、OKR、360等)
3. 不同績效考核技術的組織應用
第二部分 績效考核體系建立
一、考核指標提取
1. 目標、指標與計劃的關系
2. 指標分解與提取的基本邏輯與技術
3. 指標提取過程的量化、定性指標、指標一致性的指導原則和技巧
二、考核體系建立
1. “團隊與個人”、“部門與崗位”考核必要性分析
2. 部門考核指標選擇與個人考核指標選擇
3. 考核指標定義與數據采集
4. 指標權重設計與考核頻次設計
5. 考核分值的計算與處理辦法
6. 考核主體責任確認與考核程序設計
7. 業績合同(企業實踐與表單工具)
第三部分 績效管理執行流程
一、績效計劃
1. 績效計劃的含義、構成要素以及作用
2. 績效計劃制定過程要遵循的原則、流程與技術
3 .績效計劃制定的企業實踐與工具分享
二、績效輔導
1. 績效輔導的專業技術:指導、輔導、教練、PR
2. 情景領導模式與績效輔導技術的結合
3. 績效輔導的時間節點選擇與頻次設計
4. 績效輔導過程記錄的內容和結果運用
三、績效考評操作
1. 了解績效考評的概念、意義和作用
2. 熟悉并掌握績效考評的程序與步驟
四、企業實踐:績效考核操作難題
1. 研發技術部門、銷售人員考核操作與挑戰應對
2. 組織架構與業務模式調整帶來的考核模式調整
3. 強制性分布操作
4. 績效獎金發放如何確保公平
5. 管理部門是否該承擔業務指標?行政事務部門如何考核額?不同部門之間的對比如何更合理公平?
第四部分 績效面談、績效提升與組織績效推行
一、績效反饋與面談
1. 績效反饋面談的目的與意義
2. 績效面談的原則與流程
3. 不同類型員工績效面談的基本要求
4. 績效面談中的技巧與控場技術
二、績效考評結果應用與績效改進
1. 考核結果的應用
2. 績效提升分析模型
3. PIP流程與常用技巧
4. 組織內部績效推行
5. 責任主體到位
6. 思想技術到位
7. 實施工具到位
8. 小范圍小步快跑迭代推行
【報名咨詢】
聯系電話:010-62258232 62278113 13718601312 13120125786
聯 系 人:李先生 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