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輔導的一家行業龍頭企業,也遇到過這樣的增長瓶頸,拳頭產品被對手反超,孵化了8個新產品序列但都沒有長大,導致業務三年沒有增長。
經過深入調研,我們發現這背后還有更深層次的現象:
新品突圍難,新產品的立項多是研發部門自嗨,技術開發缺少系統規劃,沒有形成組合優勢;
新品銷售難,銷售的KPI是總銷售額,大家更傾向于銷售成熟的拳頭產品,對新品無人問津;
新品交付難,供應儲備決策拍腦袋,多了導致庫存積壓,少了又供不上貨,上市難上量。
究其根因,新業務長不大是協同出現了問題。
企業主航道業務是由老板親自管理,而新產品沒有專門的人或者組織為其商業成功負責,“無人看護”導致新業務在企業內部很難實現拉通。
如何破局?
這家企業構建了以產品為核心的跨部門重量級團隊,實現營銷、研發、生產等部門的協同和目標互鎖,同時為新產品的商業成功保駕護航,最終實現了業務逆勢增長30%。
第二曲線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而只有組織的裂變,才能幫助企業實現業績的倍增。
相同的企業運行底層規律,結合企業的態勢、洞察最優路徑,找到屬于您企業的戰略支點、撬動短期和中長期的增長。
來源:喬諾之聲
【相關文章】
·提升產品競爭力需要解決的四個問題
·提升產品投資效率的兩幅藥方
·產品之痛:技術怎么投得準?
·疫情新常態下企業如何做好產品策略?
·如何一夜之間讓產品進入千家萬戶
·對準客戶需求,打造領先一代的旗艦產品
·產品同質化,也是機會點
·提升產品競爭力的3個建議
·產品力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