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安排: 2013年7月19-21日(深圳) 8月16-18日(北京) 8月23-25日(廣州) 2013年9月05-07日(上海) 9月13-15日(深圳) 10月25-27日(青島) 培訓對象:單位高層薪酬決策人;人力資源經理;薪酬專員;績效考核專員;勞動關系主管等。 培訓費用:4800元(包括培訓、培訓教材、午餐、茶點等);單獨參加前兩天績效考核培訓3200元/人;單獨參加第三天培訓1600元/人。 認證費用:中級600元/人;高級800元/人(不參加認證考試的學員無須交納) 備注: 1、凡參加認證的學員,在培訓結束參加考試合格者由<<國際職業認證標準聯合會>>頒發<<人力資源管理師>>國際國內中英文版雙職業資格證書(國際國內認證/全球通行/雇主認可/官方網上查詢); 2、凡參加認證的學員須提交本人身份證號碼及大一寸數碼照片; 3、課程結束后15個工作日內將證書快遞寄給學員; 4、此證可申請中國國家人才網入庫備案。
課程目標: ·了解薪酬改革背景,更新觀念,理清改革思路,明確改革目標, ·解崗位測評的相關知識,科學進行崗位測評; ·認識績效管理的重要性、并正確理解績效管理, ·學習考核的方法,全面了解績效管理的運作程序和設計方法, ·重點學習KPI、并介紹平衡計分卡, ·了解績效管理推進中的問題、并避免運作中的誤區。
課程大綱:
績效考核課程大綱:
一、推行KPI與績效管理體系需要解決的三大問題 1、企業建立績效體系所面臨的方法問題; 以感覺為基礎判斷還是以事實為基礎判斷? 短期考核還是長期考核? 短期利益還是長期利益? 關鍵業績還是非關鍵業績? 績效管理如何與戰略接口? KPI成績與獎金掛鉤的問題? 2、經理人與員工的認識對推行績效管理的影響; 傳統文化對績效管理的影響 為什么沒有人愿意做A? 為什么推行績效管理這么困難? 3、管理基礎對推行KPI的影響
二、績效管理的方式方法 1、模糊感覺判斷法; 2、360°評估; 3、強制分布法; 要不要排名? 誰和誰排名? 怎么排名? 4、關鍵業績指標考核;
三、KPI操作中的幾個基本問題 1、什么是目標與指標 2、KPI指標的基本屬性與操作注意要點 為什么評價起來感覺很難操作——刻度問題; 他們為什么不接受這些考核指標——可控性問題 為什么考核這些指標后適得其反——行為問題 3、在公司建立KPI體系的思路;
四、平衡計分卡 1、什么是平衡計分卡; 2、戰略與平衡計分卡有什么關系?——戰略與戰略地圖; 3、平衡計算分卡落實的三種方式;
五、如何分解KPI KPI如果不分解落實下去,就會失去了基礎,但是分解KPI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一個kpi指標和好多部門都有關系,到底考核誰好呢?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如何將KPI分解落實下去呢? 1、如何分解KpI——上一級指標與下級指標的關系 2、分解指標的2種基本方法 3、按照驅動因素分解KPI指標,3種基本的模式 4、按照驅動因素分解的四種方法 按照指標的結構分解法; OAM分解法; 貢獻路徑圖法; 流程關鍵控制點法; 5、分解KPI指標的注意問題:權利對指標分解的影響、組織結構的影響、指標的沖突性等
六、指標詞典的編制 指標找到了就萬事大吉了?還存在什么問題呢?為什么需要定義KPI,怎樣定義KPI? 1、為什么需要定義KPI 2、財務指標定義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3、非財務指標,定義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4、誰來提供數據——自己提供,別人提供,利益相關者提供?
七、任務指標如何定義 職能部門的指標,有些無法量化,該如何定義? 1、職能部門工作的特點; 2、什么是任務指標; 3、難度不同的任務考核; 4、工作量不均衡如何處理? 5、誰來制定任務? 6、臨時任務多如何處理? 7、任務指標的定義模式;
八、目標值的確定 找到了衡量指標就可以了嘛?如何確定目標呢?超過了目標應該計多少分?沒有達到目標應該得多少分? 1、設定目標的痛苦; 2、目標訂不準怎么辦? 3.沒有歷史數據怎么辦? 4、競爭,資源,能力對目標的影響; 5、如何讓下屬主動把目標定的最合適——聯合基法 6、長周期的目標如何分解到短周期;
九、KPI的計分方式 1、比率法; 2、層差法; 3、說明法;
十、權重的設計 1、什么是指標的組合方式; 2、組合方式的種類; 3、設置權重的步驟與注意問題;
十一、主基二元考核法 關注了關鍵業績指標,非關鍵業績指標怎么辦?不關注非關鍵業績指標是否會出問題? 如果全面關注關鍵業績指標和非關鍵業績指標,資源是否夠用?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1、KPI所無法解決的問題; 2、主要績效與基礎績效的關系; 3、如何在實踐中運用主基二元考核法;
十二、推行績效管理所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推行KPI不只是人力資源部門或者企管部門的事情,KPI在推行過程中有哪些問題與難點呢? 1、推行績效管理的組織模式與各個部門的職責; 2、推行績效管理需要解決觀念問題; 3、推行需要解決制度與技巧問題 4、推行需要解決心態問題;
十三、績效溝通 1、計劃階段的績效溝通 2、輔導階段 3、考核階段的績效溝通 4、績效問題分析與改進——組織改進、領導改進、員工改進;
薪酬體系設計課綱:
崗位分析: 一、什么是崗位分析 1、什么是崗位分析; 2、崗位分析的作用;
二、崗位分析的方法 1、組織與部門職責與崗位職責的關系 2、常用的崗位分析的方法——資料分析法,問卷法,觀察;
三、崗位分析的步驟與流程 1、組織結構設計與流程設計; 2、部門職責設計; 3、崗位職責設計; 4、崗位任職資格設計; 5、常見的崗位設計的誤區與錯誤;
四、如何確定編制的工具方法 1、業務數據分析法; 2、勞動效率定編法; 3、比例法; 4、預算控制法;
薪酬設計: 引子 1、薪酬在人力資源價值鏈的位置; 2、薪酬設計需要考慮的問題: 內部公平; 外部公平; 內部公平與外部公平的矛盾; 業績 能力 業績與能力的矛盾;
二、薪酬設計需要解決的矛盾——內部公平性 1、為什么要職位評估; 2、職位評估所使用的方法; 3、常見的職位評估的工具介紹; 4、如何設計或者選擇職位評估模型; 5、職位評估的程序與注意問題; 6、職位評估案例
三、薪酬設計需要解決的矛盾——外部公平性 1、什么是外部公平性; 2、如何進行薪酬調查; 3、如何處理薪酬調查的數據; 4、如何確定薪酬水平; 5、中位值級差的計算;
四、薪酬結構的劃分; 1、什么是薪酬結構; 2、薪酬的幅度與重疊度的計算; 3、寬帶還是窄帶; 4、固定與變動比例的劃分需要考慮的問題 薪酬水平 行業特點 管理層次 職位序列;
五、薪酬與能力的關系 1、薪酬為什么需要和能力掛鉤; 2、技能薪酬幫助企業解決的三個問題; 3、如何評估員工能力; 4、加薪是以能力為核心,還是以業績為核心;
六、獎金設計如何使公司、部門、個人三掛鉤; 1、幾種公司、部門、個人獎金掛鉤模式的思考; 2、幾種模式優缺點的對比; 3、集團公司下屬分子公司的效益是否要與集團公司掛鉤?
七、獎金設計與外部因素的影響 1、老總的獎金究竟該不該發? 2、采購經理的獎金究竟該不該發? 3、如果過濾外部因素的影響;
八、獎金設計的公平問題 1、業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平衡; 2、業務部門與職能部門的平衡; 3、能力差的人與能力強的人之間的平衡;
九、企業內各部門獎金設計的要點 1、銷售部門提成制,還是獎金制? 2、項目類型工作獎金的設計; 3、生產部門獎金的設計; 4、年薪制獎金的設計;
十、發獎金的周期 1、獎金周期與考核周期; 2、年終獎還是年中獎; 3、時機選擇要考慮的要點; 4、獎金的滯后性;
十一、薪酬設計的過程與步驟
講師介紹:蔡巍 國內知名的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家,權威人力資源管理實戰專家,特別在績效與薪酬體系設計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實戰方法;曾為大型企業集團、上市公司、連鎖業集團、高科技公司等多個行業的眾多企業進行過全面的人力資源咨詢服務。 蔡先生近幾年出版的書籍有:《如何發獎金》《人力資源部》《奔跑的蜈蚣:如何以考核促進成長》、《吹口哨的黃牛:以薪酬留住人才》、《KPI,“關鍵績效”指引成功》、《BSC,“平衡計分”保證發展》,受到企業的高度重視,和給予極高的評介。 10年來,曾經為伊利股份、南方電網、廣東電網、云南電網、貴州電網、大唐國際、國華電力、東風汽車、東軟集團、中國石油股份、TCL、青島啤酒、徐工集團、三一重工、廣發銀行、農業銀行、北京網通、山西移動、中國電信、深圳航空公司、深圳機場、首都機場廣告、萬家樂燃氣、格力空調、海信、仙琚制藥、一致藥業、南方李錦記、光明維他奶、華工科技、武漢高創集團 、華美集團等企業提供過管理咨詢或培訓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