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談一談產品上市之定價盈利。
關于產品定價,托爾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用在商業上則正好反過來,成功的企業各不相同,分別在某個細分領域做到了壟斷和領先,失敗的企業都是相似的,缺少特色線路與對手的惡性競爭。
如果能像蘋果公司那樣成為行業領導者,那么定價就變得簡單了,也沒有了不同區域的折扣授權,不會出現價格差導致串貨等情況。同時還有了30% APP store應用提成這種新商業模式,可以說給企業的產品定價樹立了理想的標桿和樣板。
當然一般企業很難做到像蘋果公司那樣,因此需要先定出產品目錄價,然后再根據不同區域不同授權層級,以及針對不同客戶給出不同的報價折扣率,產品的定價可以有成本定價、價值定價、競爭定價等多種方式,還可以有Pay As You Grow模式。
這是把基礎設施報價定得較低,降低客戶初始投資,隨著客戶用戶數增大,收入增加,在收取與用戶相關的費用,這就要求報價時把價值轉移到與用戶相關的交付件上。
價格作為市場拓展武器之一,也會有不同的策略,包括用低價去沖擊新市場等。
騰訊云曾經就用整個合同只報一分錢的報價,成功競標了廈門政府項目,成為市場熱點話題,關鍵是做好損益分析,有長遠的格局和視野,立足長期盈利,過分追求高盈利的不合理報價也會帶來傷害。
比如高通的手機芯片,由于其壟斷地位,曾經不是按照每顆芯片報價,而是按手機總價的百分比提成,一般廠商手機價格低也就忍了,但蘋果不干,因此就找了英特爾開發通訊芯片,可惜英特爾缺少通信技術積累沒有搞成,蘋果不得不向高通低頭和解。
另外一方面蘋果并購了一個手機芯片團隊鐵的心自己干,遲早會推出自己的手機芯片。
新商業模式講究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買單。互聯網公司使用較多,比如谷歌的搜索和安卓系統免費使用,不是靠用戶交錢,而是靠廣告盈利,還有微信也是免費使用,看似免費不盈利,卻是騰訊最有競爭力的產品,這就應了老子道德經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在華為,產品的定價、商業模式的設計都是由營銷部門負責。
來源:喬諾之聲
【相關文章】
·詳盡的立項分析,把握產品成功的命運
·產品與服務雙驅動,華為是如何做到的?
·如何做到產品領先?
·華為是怎么給產品取名的?
·如何做好面向商業成功的產品規劃?
·產品容易被模仿超越,怎么辦?
·關于產品和平臺開發需要認真思考的7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