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漢捷咨詢
前幾天,一位公司的老總打電話來向我抱怨,他公司的一個新產品上市不過幾個月,就把全年的差旅費額度都耗光了。漢捷咨詢幫他的公司做了個Workshop,發現問題是多方面的,但是絕大部分可以通過開展工程設計、完善內部需求來規避。
所謂工程設計,就是為了滿足除了用戶功能需求之外的其他需求而做的產品設計,包括內部需求和可靠性需求。
或許有人會問,根據奧卡姆剃刀原則,既然這內部需求不是用戶需要的功能,又何必存在?何苦為了其他部門同事工作方便,而增加產品成本、提升設計的復雜性?
如果我們將目光穿過“方便工作”的表象,就會看到:內部需求是為了“節省成本”而存在的。
內部需求是指來自測試、制造、售后服務等企業內職能部門的需求。包括可測試性需求(DFT,Design For Test)、可制造性需求(DFM,Design For Manufacture)和可服務性需求(DFS,Design For Service)等。
上述需求可以合稱為DFX。
常見的DFX需求表現為:
▮在單板設計時就要提供測試儀器接口支持;
▮減少螺釘種類,選取器件優選庫中的螺釘;
▮為避免電纜插錯、插反會導致設備停止工作或危及設備、人身安全,而采取防誤操作措施,達到想插錯都錯不了的程度;
初看這些需求,既散亂瑣碎,又不夠重要,難以引起設計者的重視。但是這些都是從無數失敗中總結出來的血淚教訓。
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產品,僅僅打開機箱,客服工程師就要準備數種不同的拆卸工具,來擰開幾十個不同種類的螺絲。接下來,他要面對數十根相似卻沒有標識的接口線,如果沒有拆彈專家的本領,就會連接錯誤。
影響最嚴重的一次,由于連線錯誤,電流點燃了主控板,客戶現場濃煙滾滾,救火車都開到了樓下。就算工程師有超常的大腦,精準的完成了安裝,但是因為沒有檢測工具,他仍無法知道當前的報錯,是哪里出了問題,不得不像失明的貓咪一樣,在多種可能性中嘗試。從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來看,這個產品的服務成本之高,是公司無法接受的。
所以,DFX雖然大多不會直接指向成本,卻和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的成本息息相關。
就如成功故事背后都有默默無聞的幕后英雄一般,沉默的奉獻者往往不被重視,難以得到光鮮的推介,甚至功勞也被忽略。DFX就是IPD體系的奉獻者之一。
提到DFX的時候,人們往往不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它們在節省成本和產品成功方面的作用。然而稍加分析我們就可以發現:減少器件種類的內部需求,不但可以減少維護復雜度,還可以降低采購成本;提供測試接口的內部需求既可以減少問題定位時間,也會提升客戶滿意度和產品口碑。
華為公司是我們本土成長起來的電信設備供應商。它在成長過程中走了很多彎路,比如電信設備在售出后都有一段時間要為客戶進行免費的維護。那時華為公司名聲不顯,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大部分設備都是分布在遠離城市的地方。為了維修一個站點,工程師常常要奔波幾十公里,把數小時白白耗費在路途上。為了避免到達站點后,缺少需要更換的部件,工程師還要背著數種備件。而這些白白跟著工程師旅游的部件也是庫存成本的一部分。
要知道,電信設備一直都是與中心機房有著網絡連接的,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連接的網絡上報設備運行情況,定位問題,下發調測指令。由此可知,實現遠程控制的內部需求可以怎樣改善公司的盈利和品牌形象;之前工程師的奔波投入是多么冤枉,那些投入的人力資源與成本有多么可惜。
現在,我們看到了DFX在市場成功中的作用。但也不可因為曾經忽視了這一沉默的奉獻者,而過分的補償它:不能一味強調內部需求的重要性,無節制的實現內部需求。內部需求是為產品成功,實現公司利潤最大化服務的。是否實現一個內部需求,應評估其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的作用來決定。
在引入IPD體系前,華為不同軟件產品的安裝包有不同的風格,有的以窗口圖形的方式呈現,一路選擇確定即可;有的則要在不同系統、平臺間跳轉切換,設置復雜的參數。這表明不同產品對內部需求實現程度不同。我們當然會希望將不同產品的經驗教訓共享,并變成新產品能夠繼承的優勢。這就需求公司建立一套流程制度。
優秀的流程制度要追求:簡潔明晰,在保證充分考慮內部需求的情況下,追求低投入、高產出。IPD流程體系是從公司整體出發,為相似的產品建立內部需求基線,然后針對每個產品確定符合產品需要的內部需求。
建立內部需求基線,需要各個部門整理出有共性的內部需求,比如服務部門建立DFS基線,生產線建立DFM基線等等,共同形成內部需求的規范。
如果產品有平臺版本,這些內部需求基線中的需求,一般要在平臺版本中實現,以使系列產品呈現統一行為。
對于當前產品特有的內部需求,要在產品的概念階段,建立跨部門的團隊,針對性的識別當前產品特有的內部需求。
對于識別出來的內部需求,由需求評審團隊進行評審。評審通過的內部需求則被納入產品包需求,即內部需求和外部需求統一成產品包需求。
至此內部需求識別和定義完成,內部需求的作用將在測試、生產和售后過程中發揮作用。
可以看到,在IPD流程體系運轉起來后,我們需要重點在概念階段,對內部需求施加額外的關注,DFX就會融入產品之中,并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為產品的市場成功服務。
因為有內部需求基線存在,每次開發新產品研發只要識別其獨有需求即可。因為內部需求基線已經在平臺版本中實現,實現內部需求的成本被控制在較低的水準,但是內部需求實現后帶來的收益,卻可以在每次產品銷售中獲取。
可以看到,即使在內部需求管理這樣“底層”的管理中,IPD流程體系也是從產品的市場成功出發,通過明晰的流程化繁為簡,助力公司以低成本,獲取高收益。讓DFX從設計者厭煩的麻煩,變成幕后的英雄。
【相關文章】
·為什么旗艦的背后是IPD?
·《孫子兵法》和IPD有什么聯系?
·IPD咨詢幫助企業解決經營管理中的什么問題?
·IPD變革中系統工程的推行為何總是形似而神不似?
·IPD推行的三大典型怪狀
·打造IPD產品研發及經營管理體系
【相關課程】
·產品成功從偶然到必然——IPD集成產品研發體系全景實戰(深圳)
·集成產品開發(IPD)培訓班(北京-上海-深圳)
·集成產品開發IPD-構建高效的產品管理體系(北京)
·基于IPD(第八版)集成產品開發管理體系(深圳-上海)
·IPD高管訓戰課程:產品線及研發組織與研發流程變革(深圳)
·IPD集成產品開發業務實踐(深圳-上海)